语言水平精确量化的思考及困惑(第2页)
本文共计243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百年来,语文教学最大的失误是什么?是所谓的“科学化”——理性的分析、研究,已经使语文这个生命体没有了生命的感觉。它只有注音解词、理句分段等。“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杜甫“毫发无遗憾”的诗歌追求。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中的“垂”“涌”二字,历来被人称绝,可谓准确有力,堪称精确;然而这“精确”的本质恰恰是意境朦胧,含意模糊而深广。
科学是理性的,可以精确量化的。但它们却努力突破着量化的局限,追寻着艺术的光彩,增添自己的生机与魅力。如《死海不死》是说明文,可作者在文中却注入了大量的艺术养分,给科学以艺术的血液,让它活起来。神奇的故事传说增添了死海神秘迷人的色彩;语言的跌宕多姿富有艺趣。钱梦龙在执教该文时,从艺术性的角度切入,并把艺术性列为教学重点。
张志公先生说:小学三年级以前的语文教学大都是成功的,因为识字任务很明确,三年级以后的语文教学则大多是失败的。张老的话很有道理。看起来,2500—3000个常用字学生已经会读会写了,可学生对每个字的意义很了解吗?“精确”地把握了字的内涵了吗?恐不乐观。字义具有概括性、模糊性,随着阅历的增加,生活积累的丰厚,时代的变迁,学生对每个字的理解都在发生变化。尽管识字量可能没变,但学生的语言水平却在悄然增长,因为学生对字的内涵的把握不断丰富、深化,使用范围不断拓宽。
语文的本质是不可以测量的。我们为了选拔测试的需要,在苦苦寻觅语言水平精确量化的最佳方式,这种追求是可敬的,但可能永远没有最佳答案。生命的价值是永远无法探究标准答案的,语文也是鲜活的生命。
总之,评价,是为了“鼓励”;学习,归根结底是人的一种精神需要。评价的促进作用是特别值得细细研究的。无论教学还是考试,都应研究学生精神需求的具体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使学习最终成为人的一种自觉追求。


经济管理创新研究论文
化学分析仪器在环保水质检测方面的应用
分析化学在陶瓷原材料检测方面的应用及举例
秦腔的来源和发展
HACMP的历史和发展
象棋的变化和发展
试析我国内衣的发展趋势毕业论文
EDA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IP在EDA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中的意义
探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论文
EDA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电子采购的应用和发展
工程施工中材料价格风险的控制与管理论文
浅谈塑木材料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应用的论文
相变材料对轻质建筑室内热环境的改善论文
材料语言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材料成本优化研究论文
浅析影视动画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研究论文
高分子材料简历模板
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