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中文速记的特点与用途

本文共计367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中文速记的特点与用途

  中文速记法,是用特别简单的记音符号和词语缩写符号迅速记录语言的方法。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关于中文速记的特点与用途,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速记”有三种解释:一是快速记忆;二是快速报道;三是快速记录。本文论述的是快速记录汉语言的中文速记。

一、中文速记的概念

  权威工具书对“速记”均有定义。1933年版《辞源》:用简略之符号,记录他人口说之语音,谓之速记。1960年香港版《中文大词典》:速记,用简单符号,迅速记录言语之法也。1979年版、1999年版《辞海》:速记,用特别简单的记音符号和词语缩写符号迅速记录语言的方法。符号的设计,各家不同。速记记录,往往须经过整理,转写为文字。

  综合各家学说,“中文速记”的概念可归纳为:以汉语言为对象,运用系统的、简便的特制符号和缩略手段,快速地以书面的形式记录别人言语和自己思想的方法,谓之中文速记。这一概念揭示了中文速记(以下称“速记”)的内涵:简单的、便于书写的记录汉语音节的符号体系;借助了有规律的缩略手段;具有与言语发音速率相当的记录速度;具有比书写汉字快的书写速度;以言语、思想为对象。

  “记录语言”是速记符号与汉字的共同目标,但速记符号与汉字是不同的符号体系。汉字是记录汉语言的表意符号,使用范围广,适用人群大,具有社会通行、可以流传的特点;速记符号是替代汉字符号的符号,是汉字的衍生物,记录下的是汉字的音节,本身并不表意,只是将声音语言或内部语言迅速转化为书面文字的桥梁。再者,流派众多、尚无全国统一方案的速记符号目前难以取得与汉字同等的地位和作用,不具有社会通行的特点。

  之所以人们要创制一套代替汉字的符号体系,主要是从书写方面进行考虑的。方块汉字形体复杂,书写速度远跟不上口语和思维的速度,单位时间内书写的数量极为有限。从汉字结构的简化、笔画的缩减到行书、草书的流行,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即提高书写速度。然而,围绕提高汉字书写速度的各种努力,仍然还没有彻底解决汉字在记录效率与书写速度方面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可以预见的一个时期内还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各种替代汉字的速记方式应运而生。速记符号数量少、形体结构和内部组织简单,书写简便、灵活、快捷,使用速记符号记录,实现了书写速度与言语速度、思维速度最大限度的同步。

二、中文速记的特点

  速记具有“三性”:快捷性;简单性;表意性。“三性”所体现的共同特点就是“书写迅速”。通过简单音节符号替代汉字并实现书面快速记录汉语言,意味着一个用汉字要写十几笔乃至几十笔才能表示的词语,用速记符号只需一笔,更意味着大量同音字也只需用一个符号“一符以蔽之”。速记符号拥有以简驭繁、以一当十,甚至以一当百的优势,突出了速记的快捷性、简单性和间接表意性。

  速记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在汉字与音节符号数量比(含笔画比、速率比)的反差上。197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收集单字14,872个,199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修订本)收集了包括繁体字和异体字在内的单字1万多个,199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收集了单字19,485个。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书写现代汉语所用的通用汉字,除已停止使用的繁体字和异体字外,基本单字实际上只有《新华字典》统计的有5,641个(另有专用字7,234个)。尽管常用汉字数量并不多,且已简化到了相当程度(字平均笔划为6划),比起古人用篆体字书写简捷多了,但在进行口语记录时,仍难以克服汉字书写速度与发音速度之间的矛盾,无法“音落字出”。一般情况下,一个写字快的人一分钟至多能写35―40个可供辨认的字,与平常一分钟140字以上的口语发音速度之间存在着很大反差。亚伟式速记根据同(近)音合并、四声合并的原则,所创制的音节符号仅有327个,且每一个符号仅有一笔。以《新华字典》统计的数量计算,通用汉字数量与速记符号的数量比是(5,641+7,234)∶327,平均笔画比则是6∶1。用327个音节符号进行以词语为单位的连写,通常一分钟可记录下140―160字,与日常口语发音速度基本同步,经过专门训练,速记的速度可达到200字/分以上甚至更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