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第2页)
本文共计274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四、任务实施
1)选取合适的任务才能吸引学生,否则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时,教师课前精心设计的教学任务因学生参与感不强而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通常只有源于生活和符合学生需要的任务才能吸引学生。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喜欢某门课程,先要让学生对它有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学生感兴趣的课程,他们思维活动是会异常的活跃,并对课程产生丰富的情感。此外,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学习与“情境”是密切相关的。因此,通过一个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情景来导入新课时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学习的兴趣是相当重要的。
3)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由于地域教育发展不平衡,加上个人因素,导致学生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如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强,电脑操作水平也熟练,可以很快地完成任务,可以给他们布置一些难度较深的任务,使他们觉得具有挑战性。有些学生操作不熟练或者不知道具体的选项在哪里而需要长时间寻找,操作起来很慢,可以给他们安排基础性的'任务。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教师在运用过程中要体现个性化的教学并加以引导
4)任务的设计应该要从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设计,通过任务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在任务驱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具体任务,由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并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教师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完成任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人参与其中。
4任务完成评价方法
任务的评价应以学生任务完成情况以及是否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为标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任务带来的成就感,通过多维角度来进行评定。
五、结束语
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教学法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学到的知识可以系统地串联起来,做到举一反三,学会知识的迁移。在采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自主、合作和探究是有效实施任务的关键,好的任务活动需要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等这些好的学习方式来开展。
第二,任务效果评价是有效实施任务驱动的保证。评价与反馈是学习活动的收获,是对教学过程的总结。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探究成果并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表扬,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课堂参与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大增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将不断地实践和积累,探索和创新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周灿.新形势下我国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培育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14
[2]耿小芳.计算机应用基础[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3]阎静.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上的实施[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5).

交通物流毕业论文-高度重视现代物流对经济建设的巨大作用
企业物流客户服务管理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范文
改革口腔黏膜病医学教学措施的论文
医学硕士论文致谢辞
国内外高等制度下医学教育论文
临床医学写论文
毕业论文医学
有关医学检验的论文
2017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
论专题教学与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国际贸易就业结构影响分析
资本流动对金融经济的影响
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的研究论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探析论文
基于工作流程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论文
在茶叶生产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相关探讨论文
计算机信息安全与保密工作论文
关于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讨教育论文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实现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