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医学 > 正文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观察

本文共计140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观察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产后缺乳患者共60例,均系1998~2005年门诊产后妇女,年龄22~39岁,其中初产妇53例,经产妇7例。病程最短2天,最长3个月,其中产后1周内23例,产后第2~3周25例,产后1个月余9例,3个月左右3例。

  1.2 临床表现

  患者均为产后,乳汁量少,或挤压后点滴而出,乳房胀痛或有或无,扪之柔软或均匀胀硬,皮色多不变。

  1.3 辅助检查

  患者血常规检查基本上都在正常范围,没有急性炎症表现。

  1.4 诊断标准

  根据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94〔1〕。

  1.5 治疗方法

  1.5.1 内治

  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30 g,党参15 g,当归10 g,白术10 g,橘皮10 g,升麻6 g,柴胡6 g,甘草3 g,炮山甲10 g,王不留行15 g,路路通15 g,桔梗12 g。另加七孔猪脚之蹄甲1付〔1〕,八爪鱼1只。将猪蹄甲、八爪鱼与炮山甲先煎30 min,再将其他药物加入同煎30 min,复煎1次,共取药汁约400~500 ml,分2次温热饮。

  1.5.2 外治

  先用神灯或红外线热疗仪予以每侧乳房治疗20~30 min,然后用急性乳腺炎郁滞期治疗之手法(揉抓排乳法)将患者郁积的乳汁予以疏通。必要时第2天重复1次。

  1.5.3 调摄

  嘱患者尽量及早开乳,用母乳喂养,并保持愉悦的良好心态,减少不良因素的刺激。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94〔1〕。治愈:乳汁分泌正常,能正常哺乳;好转:乳汁分泌增多,或乳汁分泌正常,但量少不够喂养婴儿;未愈:乳汁分泌无变化。

  2.2 治疗结果

  在临床60例患者中,治愈39例,占65.0%;好转16例,占26.7%;无效5例,占8.3%。总有效率为91.7%。

  3 讨论

  补中益气汤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代表方剂,最常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内脏下陷诸症。“妇人产后多气虚”,妇女以血为本,生产失血,气随血耗,以致气虚血少,化生之源不足,致产后缺乳。将补中益气汤用于产后缺乳的治疗,取其方中黄芪、党参补益阳气,与白术同用,共奏健运脾胃、巩固后天之本之效;柴胡、橘皮疏肝理气;当归滋养阴血;升麻升举阳气,善引清阳之气上升,与黄芪、党参、白术、柴胡同用,共收培补脾土,升阳举陷之功;在补中益气汤的基础上,加用炮山甲、王不留行、路路通三药通络下乳;更加桔梗载药上行至乳房,与黄芪、党参、当归、升麻合用,得以补气升阳,化生乳汁;猪蹄及八爪鱼乃血肉有情之品,滋补精血津液,通行乳脉,为滋生乳汁之要药。全方合用,共奏益气养血通乳之效〔2,3〕。

  配合外治,用热疗法,使乳房局部气血更加通畅,便于在揉抓排乳时将郁积的乳汁排出。中药配合外治,可以明显地提高疗效。

  让患者调摄好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可减少肝郁气滞导致的经脉涩滞,使乳汁运行通畅,缺乳症状易于改善。

  〔参考文献

  1 季宇彬.中药复方化学与药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15.

  2 高学敏.中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83-287,1134-1136,1188-1189,1552-1563,1612-1616,1752-175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