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军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多元化教学研讨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00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四)课赛结合、以赛促课

  计算机程序设计小组采用“课赛结合、以赛促课”的方式,在实施课程教学的同时,积极引导、鼓励学员参加各级信息类学科竞赛,包括教研室组织的“砺剑杯”程序设计大赛、学院的探索之路以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大赛、计算机设计大赛。实践证明,“课赛结合”的方式可行,受到学院领导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且培养效果明显,历年来在院级和全国级的赛事中成果丰硕。学员在理论学习与实战练习相结合的氛围下,学习热情高涨,不仅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而且能够切实提高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自主设计研究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另外,教员要及时将历届的竞赛题目充实到课堂授课过程中,保证教学课例不断地更新和创新。

  (五)善于利用科研成果

  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充分吸纳各方的优质资源和成果,真正做到基础教学向实战靠拢[3]。计算机教研室多年来着眼于军队信息化建设和军校教育发展转型需要,紧贴军队信息系统的需求,不断加强专业领域的前沿性研究和军事应用性研究,发表了多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同时担负着多项军队级以及院校级重大科研项目,其中不少项目都已获得军队级或院校级的重大奖项,积累了大量实战化的前沿理论和前沿技术,这些知识经认真细致地梳理和归类,划分成学术研究、工程技术和实践操作等3类,并建成相应的成果资源库以供课堂教学使用。计算机学科和专业参与完成的军内外工程技术类科研项目在研发过程中融合了大量的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知识,其技术成果以案例的形式引入实践类课程和设计类毕业论文研究环节。在实战化的要求下,科研成果的战斗力有效地转化为教学力量,用鲜活的研究案例和成果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最新装备技术发展有机衔接,让学员了解军事发展的最前沿,引导学员积极思考,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开拓学员的视野。

二实践效果

  海军航空大学2016级本科学员在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后,受到教学督导组和学员的欢迎,同时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督导组教授普遍表示课堂所举案例生动,学员自主学习探究能力提高,课堂表现积极性高涨,课堂讨论气氛活跃;另一方面,学员创新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高,乐于自我展示,自行组建团队报名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和各类竞赛。

三小结

  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受到军队院校的高度重视。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施非常成功。但是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备课,有些太困难的问题难免超出课程标准的要求,给学员造成额外的负担。另外,在课堂具有不可预见性,这对教员的课堂驾驭能力和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孙淑霞.地方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14(4):59-62.

  [2]何明,陈卫卫,陈希亮等.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方法探析[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36(4):96-99.

  [3]陈萍,袁广林,裴斌等.实战化背景下计算机课程科研成果进课堂教学方法初探[J].计算机教育,2016(2):44-46.

  [4]韦婷.“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8,5(01):102-10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