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军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多元化教学研讨论文

本文共计300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军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多元化教学研讨论文

摘要:

结合教学工作的实际,在军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入一种多元化的新型教学模式。从引入概念图工具、采用军事案例、利用MOOC视频、课赛结合以及善于利用科研成果五个方面入手说明模式的构建。

军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多元化教学研讨论文

关键词:

多元化;教学模式;课赛结合;概念图

  计算机是现代军事领域的作战工具,因此,军队院校培养具备信息素质的学员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按照“突出军事应用特色、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教学目标,结合实际的教学工作,提出军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对推动计算机基础教学向实战化靠拢具有积极意义。

一多元化教学模式构建

  (一)引入概念图工具辅助教学

  概念图工具的使用是每个学员必知必会的技能[1]。将零散的知识点通过概念图关联起来,体现知识间的衔接,加深学员对知识点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在学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速思维过程的发生,完成知识的建构,提高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概念图的实现方式灵活,可以使用专门的绘制软件或者直接在纸上绘制。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开课初期,教员先把概念图的基本绘制方法和原则教给学员,将课程知识点划分为简单和复杂两种。学员通过课后自主学习完成简单知识点概念图的绘制,课上上台讲解,对于相对复杂的知识点,教员在课上利用概念图工具将大知识点以结点的形式绘制出来,然后由学员根据初步的概念图对知识点进行细化。在每一章结束时,为加深理解知识点,都要求学员将本章的所有知识点总结成一张大的概念图网络,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由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点杂而乱,此时概念图工具的优势显得尤为突出。

  (二)采用军事案例激发学员积极性

  军队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要求应将知识体系与军事应用有机结合。因此,在学习阶段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使学员在进入军校学习的起始阶段,能在军事应用的场景中理解所学计算知识和技能的重要作用。例如,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线性结构、树形结构作为计算机领域经常使用的数据结构,是《大学计算机基础》信息表示模块必须介绍的代表性信息表示方法。为了更贴近军校学员的生活,加深学生的理解,授课时,将队列和部队按列鱼贯执行任务的场景做类比,将栈和子弹上弹匣做类比,树结构则和部队编制的上下级关系做类比;问题求解模块应用兵棋推演系统,通过介绍实例化的部队编成模型,使学员知道使用计算机进行问题求解的一般步骤,领会算法的概念,了解自顶向下、逐步分解的算法设计方法;软硬件基础模块通过介绍武器装备智能控制系统组成结构,使学员领会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知道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计算机网络模块则通过对学院军事训练网的介绍,使学员知道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分类、基本功能、拓扑结构、常见的网络协议以及常用的网络组网设备等;信息安全模块引入作战指挥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系统,从软硬件等多个侧面让学员了解各种安全防护措施。

  (三)利用MOOC视频进行自主学习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包含的知识点比较零散,部分内容采用慕课的学习模式[2],具体实施过程为:学员在课前自主学习MOOC视频和布置的预习内容。课上分为5个部分段:(1)由学员讲心得,绘制概念图;(2)其他组的学员对其讲评;(3)全体参与讨论,互相问答;(4)教员根据讨论结果进行总结讲评;(5)再由另一组学员讲评上次预留的作业,然后布置新作业。第二节课主要以动手实践为主,教员布置课堂练习并进行实践性指导,学员可以随时提问,由教员进行一对一指导,在课程的最后5分钟,教员进行实践讲评和答疑。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没有深奥的理论,学员初次接触,对一些语法规则和程序结构不太容易掌握,因此,可以把微课是作为辅助的教学手段。计算机教研室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题小组将整门课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梳理并设计制作了5-10分钟时间不等的微课程,放到学院的自主学习平台上。在授课过程中,对于一些简单易懂的知识,布置学员课后通过观看微课视频的形式学习,每个视频观看结束会有附带小测验检验学习效果,测验成绩直接由系统给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