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产业调研报告范文(精选7篇)(第5页)

本文共计1872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是生产成本低。

  种植油茶一般3-5年即有收获,且用工很少,树苗栽种、施肥后,除每年垦复外,再不需其它投入,只相当于种油菜用工量的1/10,可有效解决农村资金缺少、分散的问题,适合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的分散经营,可谓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

  四是市场前景好。茶油色纯味香,营养丰富,不像动物油含有胆固醇,不像普通菜籽油含有对人体有害的茶酸、芥子甙,有降低血压、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等作用。长期食用,人的皮肤细嫩润泽,头发乌黑发亮,可增加人体免疫力。由于油茶不受虫害侵袭,整个生长过程无需施用任何农药,是绿色保健食用油,具有目前人们日常食用的任何食用油无可比拟的优势。今年农副产品价格普遍上涨,茶油现

  产业调研报告范文5

一、太谷县发展蔬菜产业取得的成效

  20xx年,行政推动在全县设施蔬菜连片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有力、有效的行政推动及时破解了设施蔬菜发展中有关成本、土地、观念、连片、标准等难题。同时,县财政继续拿出2000万元作为设施蔬菜发展专项资金,县政府重点支持连片面积200亩以上的设施蔬菜园区(棚内净面积70亩以上)。200亩以上的园区,每完成新建100亩,县政府补助10万元。补贴标准:每建设1亩日光温室(棚内净面积),县政府补助2000元。按规定标准,每配套完成一个管理房,县政府补助2000元。各项补助款由乡镇设立专账,专款专用,统筹使用。县政府及各乡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多次组织乡村干部群众到新绛、祁县西六支、山东寿光和青州参观考察,进一步拓宽思路,解放思想。20xx年,我县先后有8个乡镇、21个村、1246人外出参观学习。同时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提高了群众的思想认识,从而把设施蔬菜的发展确实转变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20xx年,该县主要规划了“孟王线万亩设施农业园区”,该园区是太谷县设施农业规划建设的一个重点园区,涉及胡村镇、任村乡、范村镇3个乡镇,孟高、布袋庄、段村、冀村、闫村、范村,共规划建设设施农业11206亩,园区已建设施面积6671亩,总投资2。2亿元。

  一年来,依托山西农大、省果树所、省农科院蔬菜所成立了设施蔬菜技术顾问团,为全县设施蔬菜的发展把脉。依托县蔬菜中心组建的蔬菜科技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依托县蔬菜中心聘请的农民土专家组建的土专家服务队定期进行田间指导。依托县乡村现有的科技服务组织、合作社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践证明,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为全县设施蔬菜的健康发展和农民群众持续增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太谷县发展蔬菜产业的主要优势

  1、雄厚的资源优势

  太谷是全省闻名的蔬菜生产基地县之一,20xx年,全县蔬菜瓜类面积达24.5万亩,总产量116万吨,总产值10.4亿元,其中设施蔬菜面积达到4.5万亩,产值6.4亿元,大田蔬菜播种面积20.2万亩,产量71.3万吨,产值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蔬菜一项就达到3000多元,蔬菜种植成为太谷农民增收的“摇钱树”。

  2、独特的发展模式

  坚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模式,以点带面,规模效益和规模优势逐步体现。也因此,太谷县从去年开始,抓住山西晋中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的重大契机

  全力实施农业“四个一”工程,仅2009年就新发展设施蔬菜1.07万亩,全县设施蔬菜总面积达到了4.6万亩,产量50万吨,产值达到了6亿元,全县人均设施蔬菜收入达到了2850元。蔬菜生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各具特色,孟王线、南循环线、榆长线三个万亩设施农业区带雏形基本形成。

  3、财政扶持力度的不断增加

  为支持蔬菜基地建设,促进农民增收,今年以来,太谷县财政局采取直接补贴和间接扶持的方式,支持大棚建设。先是拨付支农资金20万元对67个蔬菜大棚、5个拱棚土建工程给予补贴。再是对大棚周围的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进行改善。目前,太谷县蔬菜基地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逐步增加。

  4、技术优势

  充分发挥山西农业大学、省果树所的科技优势,搞好农科教结合,聘请专家教授为太谷蔬菜种植发展建言献策,加强科技合作,使先进的科研成果及时在太谷推广应用。聘请专家对蔬菜种植大棚户进行集中培训,现场指导,跟踪服务,教大棚户如何兴建大棚、如何选择品种、如何防治病虫害。同时依托新型农民培训、阳光工程、科技入户三大培训工程,组织农业各类技术培训10万人次。开展万户农民网上行工程,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有150个村接通宽带。农业中介机构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利用互联网开展网上业务。围绕全县五大优势产业,成立了五支科技惠农服务队,深入农村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广大农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