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理工科院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404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正确的`认知并不一定导致良好的行为,良好习惯实际上就是良好行为的反复再现,一个人对事物有了正确的认知后,还要经过反复实践不断强化,才能形成良好习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加强行为习惯养成训练。习惯是一种定型性行为,是长期积累、反复强化的产物。从心理机制上看,它是一种需要,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自身的一种需要,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感觉很别扭。因而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叶圣陶先生说过:“要养成某种习惯,就要随时随地的注意,随时随地的培养,随时随地的实践,才能收到相当的效果”。

5.营造良好矗匀习惯荠成教旁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是理工科院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环节。任何群体都有自己的习惯,群体的习惯就是风气。大学生生活在群体之中自然会受到群体风气的影响。所以理工科院校既要从个体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也要从群体的角度出发,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精美的校园建筑以及整洁的校园环境,是营造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物质基础:有品位和内涵,积极健康、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精心创设学院的环境,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了养成良好习惯的目的。学院将校园建筑与运动场地及附属设施整体合宜地进行安排与配置,并使各主体建筑的设计造型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含,为学生创造了舒适且富有美感的校园环境,创建了人与人互动的教育情境。学院定期举办的“社团文化艺术节”,为学院学子施展个人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营造良好的学生活动文化环境。通过定期举行研讨会、座谈会、学术讲座、报告会,并组织学生参与与其专业直接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学院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及良好的学术文化环境,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