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论文开题报告(第9页)
本文共计2346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运用民族学、艺术人类学、民族心理学,舞蹈形态学,舞蹈生态学等学科对哈尼族民间舞蹈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与探索。在舞蹈本体与舞蹈形态相关的社会文化进行全面的了解与分析,以揭示当代哈尼族舞蹈形态以及舞蹈心理特征的联系,阐释其内在的文化意蕴与发展动态,为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的建构与发展提供研究途径与理论方法。
一、田野调查法:这是研究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主要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方法主要以观察法和调查法为主,通过观察其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传统文化的改变,以及哈尼族民间舞蹈的行为特征,获得第一手资料,以外显性变化论证分析当代的舞蹈心理特征及其变化因素。调查法以收集大量数据,包括事实资料和所需的心理资料,以结合观察法,收集客观详实的资料,运用田野调查法感受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的行为与心理。
二、心理测验法:心理测验法是民族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进行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以自陈测验金额投射测验为主,自陈量表法是让被试者按自己的意见,对自己人格特质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投射测验根据佛洛依德心理分析的人格理论为依据,通过问题,根据被测者无意识的内驱力所推动的答案,探索个体内在隐蔽的行为或潜意识。
三、舞蹈形态学方法:于平老师在其《舞蹈形态学》中将本学科分为“风格化原则”的历史研究和“生命化原则”预测研究,研究当代哈尼族舞蹈心理特征,必须维系其历史,通过舞蹈本体在历时性的变化中,分析其心理特征。通过人体运动的视觉效果,产生对其“心态对应”的感知,即心灵感受与运动人体的“心物同构,”以“形态”联系“心态”,从而通过舞蹈的外部形态窥探其舞蹈心理特征。四、舞蹈生态学方法:舞蹈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其一就是对舞蹈形态的观察与分析,环境对舞蹈的影响必然反映在舞蹈形态上,因而通过舞蹈形态来联系与环境的多层关系。其二,关注历时性文献追溯与共时性田野考察相互印证,运用典型舞畴分析法——形态特征的提取,以把握与分析其舞蹈的本质。
五、写作提纲
中文摘要3-4
Abstract4-5
绪论8-16
一、选题缘起8-9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9-10
三、研究的视角和方法10-11
四、研究现状11-16
(一)、哈尼族民间舞蹈本体的研究现状:11-14
(二)、哈尼族民间舞蹈的理论研究现状:14-15
(三)、当代哈尼族舞蹈心理特征探索研究现状15-16
第一章民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的含义16-18
第一节各学科与舞蹈心理特征的渊源16-17
第二节本文对哈尼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的界定17-18
第二章当代哈尼族舞蹈所反映的舞蹈心理特征及影响因素18-32
第一节当代哈尼族多类型舞蹈心理特征18-26
一、民间舞蹈心理特征18-19
二、教育教学类舞蹈心理特征19-22
三、创作型舞蹈心理特征22-24
四、社会舞蹈心理特征24-26
第二节影响哈尼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的多元因素26-32
一、物质层面27-28
二、制度层面28-29
三、行为方面29-30
四、心理层面30-32
第三章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解读32-40
第一节民间原初性的舞蹈形态与舞蹈心理特征32-35
一、戈奎乡棕扇舞32-33
二、大水沟乡同尼尼舞33-34
三、绿春县乐作舞34-35
第二节民俗活动中的舞蹈形态与舞蹈心理特征35-37
一、戈奎乡棕扇舞35-36
二、大水沟乡同尼尼舞36-37
三、绿春县乐作舞37
第三节艺术加工类的舞蹈形态和舞蹈心理特征37-40
一、戈奎乡棕扇舞37-38
二、大水沟乡同尼尼舞38-39
三、绿春县乐作舞39-40
第四章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在舞蹈教育教学中的应用40-52
第一节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与舞蹈教材建构的联系40-43
一、教材编创的理念与思路40-42
二、教材编创的目的与意义42-43


浅谈初中音乐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
如何合理安排技校学生的一堂课的教育理论论文
语文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措施探讨论文
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网站推广的作用
浅谈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精选12篇)
浅谈教育技术对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
浅谈成人教育的作用
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制动问题
电力信息化应用中产生的问题
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管理MPA论文范文
分析国际市场下的国际运输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实践策略
服务预售及其实施策略探究
BSC下的高校绩效管理研究
民族音乐在音乐艺术中的作用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秘书的说话艺术
英语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莱辛文学作品中的象征符号文学论文
浅谈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