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艺术学毕业论文 > 正文

视觉动力学在艺术设计的作用与实现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520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2记录运动轨迹的游动感

  物体位置的变化可以产生动感效果,例如一个物体沿螺旋形运动时,螺旋形就是这种运动的轨迹,并呈现出一种旋转的动感.无论是有序、有规则的曲线,还是无序、不规则的曲线,都可以为形式附加不同的动感.在现实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可以灵活多变,那种横平竖直的直线虽然整齐划一,却难免单调和呆板,婉转、流动的曲线则能给人以自由、舒畅之感.因此,整齐排列的直线与不规则曲线就被赋予了截然不同的审美特征.灵活多变的曲线所表现的动感,具有随意性和随机性,一些不可预测的偶然效果也是它的艺术特色,关键是看怎样运用它,用于什么对象,不能脱离具体应用实际来评价两者的孰优孰劣.吴冠中是我国著名的当代画家,虽然画家本人体格瘦小,但是其绘画作品却流露出巨大的张力.吴冠中的著名水墨画作品《黄河》就利用曲线的动态特征,塑造出黄河那种气势磅礴的视觉特征.画面中的赤褐色的线条卷曲出水流的样子,既没有连续的规律也没有组成股,却极其生动的表现出水流或急或缓的动感.画面中黑色墨块零零散散的穿插于流水之中,仿佛历经千年冲刷而岿然不动的顽石.这种表现流水的线条与墨块动静结合,使整幅作品不仅气势恢宏又具有一定的束缚,节奏感可谓恰到好处.总之,曲线是一个天生具有动感的形态,无论其是否有规律,动态特征都十分明显,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这种自由的想象空间可以达到平铺直叙难以企及的高度,或散漫慵懒,或委婉间接,但是都不缺乏活力.

  3.3复杂的动态平衡

  均衡广布于周围世界中,这种自然界的均衡源于力量的均匀分布,而艺术形式也讲究基于力量分布的均衡,只不过更为灵活多变而异.因为艺术形式的均衡远比自然界的均衡更为复杂,不仅包括方位与布局方面的因素,还包括比例与分割,甚至趋向与意向也可以成为画面均衡的因素.艺术形式领域的均衡是一种动态均衡.单一的均衡是两种力量相互抵消的结果,如果起作用的是多种力量,那么均衡的问题就会变得更为复杂.艺术形式的均衡显然属于后者,是由多种力量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复杂性与多变形,“曲尽其意”,因而更为耐看.这种复杂的动态均衡感为艺术设计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表现手法,并籍以创造出更为广阔的艺术天地.右图是一幅宣传海报,图中是两个并不完整的水果形象.无论是大小还是颜色,上边的苹果似乎更重.这种倒置的苹果产生了一种竖直下落的趋势,并由此产生了视觉动感.然而,两根弯曲的梗将这种竖直的运动趋向转化为弯曲,使两者达到一种视觉上的动态均衡,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4结语

  在视觉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由于视觉传达的功效性不断受到重视,阿恩海姆的视觉动力学重新受到广大艺术工作者的关注.该理论不仅对解读各种形式的动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还为艺术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多种艺术形式中,具有丰富的表现动感效应的形式,虽然这些形式在性质和性状方面各个不同,但是其基本原理是大体一致的.对其中的规律与方法的进一步探讨,对当代艺术设计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作者:苏志岩 单位:安庆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宁海林.阿恩海姆的视觉动力学述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03):32-34+74.

  〔2〕史风华.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126-133.

  〔3〕宁海林.阿恩海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5-54.

  〔4〕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Arnheim).艺术与视知觉:新编[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21-22.

  〔5〕鲍士将.阿恩海姆视知觉理论与视觉文化研究理论比较[D].苏州大学,201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