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动力学在艺术设计的作用与实现论文
本文共计520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视觉动力学在艺术设计的作用与实现论文
摘要:
视觉动力学是贯穿阿恩海姆艺术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文章以该理论为基础,探讨了视知觉形式动力表现与艺术功能的实现.为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研究中尽量结合生活体验与视觉经验,将理论探讨融入艺术研究,从而为艺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提高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关键词:
视觉动力学;心理效应;艺术设计
艺术表现与设计需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来实现,而艺术设计本身所产生的效果离不开受众的视觉参与和心理效应.因此,艺术形式的心理效应是艺术设计与欣赏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从事视觉艺术心理学研究的美国著名艺术理论家阿恩海姆,对视觉艺术的心理效应进行了长期研究,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其关于形式动感是一种的力的样式的观点尤为引人瞩目.近年来的艺术实践也表明,这是一种极为有效的艺术表现,值得从理论到实践都进行深入研究.
1视觉动力学的艺术价值
1.1视觉动力学的渊源
讨论视觉动力学就不能不提到格式塔心理学,该学派诞生于20世纪初的德国,当时沃特海默在1912年发表了一篇关于“似动现象”的论文,开创了格式塔心理学的先河[1].由于纳粹迫害格式塔心理学派的核心成员陆续移居美国,使该理论逐步为美国学术界所熟知.阿恩海默是发展和传承格式塔心理学的关键人物,并第一次将该理论应用于视觉艺术.阿恩海默将格式塔心理学用于视觉艺术时创造性地引入了力的概念,在其成名作《艺术与知觉》中说,每一个视觉样式都是一个力的样式,视觉经验不仅可以通过距离、大小、色彩等要素来描述,还需要通过视觉动力的活动来确定.随后阿恩海默一直致力于视觉动力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基于视觉动力特征的构图原则.由此可见,阿恩海默试图利用“动力”来诠释和建构各种艺术,视觉力这一概念也一直贯穿其艺术思想的始终.至此,阿恩海默为艺术研究和艺术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而视觉动力学也日益被广大艺术工作者所熟悉和接受,成为艺术设计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理论.
1.2视觉动力学的表现论基础
阿恩海默历来就重视艺术的表现性,他曾在其成名作《艺术与视觉》中说:“表现性是所有知觉范畴内最有价值的一个,所有其它的知觉范畴最终都需要通过人们的视觉张力唤起来增加表现性”.上世纪西方艺术情感理论的发展迅速,体现出从情感本体论向情感表现论的转变.但是,在这种转变中,艺术形式与艺术情感的统一就成了一个难题.在这一背景下,阿恩海默不仅顺应了上述转变的历史潮流,而且走的更为彻底一些.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他将考虑的重点放在知觉动力在具体艺术中的表现方面,并引入了视觉形式动力概念,将情感这一人类的精神活动是为一种普通知觉,认为从大脑生理机制上讲,人类情感本身也是知觉动力相互作用.由此,阿恩海默实现了情感与艺术形式在知觉层面的统一[2].
1.3视觉动力学是通向探寻艺术表现之路的门径
阿恩海默在艺术研究中充分运用了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但并没有囿于其现成的理论,而是对该理论进行必要的拓展,并由之为艺术表现引入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视觉动力学.在视觉动力学中,形式动力和艺术表现是紧密相连的,只有视觉与艺术形式之间达成一种“完形力”,才能深刻理解艺术品承载的内在意蕴.首先,视觉动力是艺术的内在表现,是视觉对象本身直接呈现出来的东西,而且常常造成比形状本身还要直接的影响.其次,视觉动力具有最自然和深刻的象征性.阿恩海默认为艺术的表现源于视觉动力,而不在于习俗、文化等外在的因素.综上所述,阿恩海姆认为艺术表现就是视知觉对视觉对象外观形式的直接经验,直接经验到的就是视知觉形式动力.从大脑生理机制来讲,情感等精神活动也在大脑视域呈现为动力式样.因此,在知觉层面,由于视知觉抽象出视觉对象的动力式样,与大脑力场中自由配置的动力实现了同一,生成了艺术品的形式动力意象,这样艺术表现就得以实现.而且,视知觉形式动力具有最自然、最深刻的象征意义,当这种动力属性能够象征某种人类命运时,表现性就会呈现出一种更为深刻的意义.因此,阿恩海姆就通过视知觉形式动力的组织和建构机制,使任何经验式样或形式均具有了表现性和象征性.这样,阿恩海姆就建构起了别具一格、具有一定科学性的艺术表现论.


经济管理创新研究论文
化学分析仪器在环保水质检测方面的应用
分析化学在陶瓷原材料检测方面的应用及举例
秦腔的来源和发展
HACMP的历史和发展
象棋的变化和发展
试析我国内衣的发展趋势毕业论文
EDA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IP在EDA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中的意义
探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论文
EDA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电子采购的应用和发展
工程施工中材料价格风险的控制与管理论文
浅谈塑木材料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应用的论文
相变材料对轻质建筑室内热环境的改善论文
材料语言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材料成本优化研究论文
浅析影视动画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研究论文
高分子材料简历模板
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