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参考文献 > 正文

参考文献不当引用的表现及控制探析的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34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四、学术期刊和作者严守学术道德底线,严格自律

  期刊作为国家科研工作的引导者和承载者,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应认识到的自己的社会角色,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切不可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应。期刊影响因子固然重要,但不是也不可能成为衡量期刊质量的唯一标的,毕竟学术作品是一种精神产物,带有复杂抽象性,进行简单的量化远远不能说明问题。现在,不少有识之士对此也多有质疑,期刊评价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

  落实到具体工作上来,就是要求学术期刊从业者们回归服务角色,为作者和读者专心做好服务,放下浮躁和功利之心,甘当园丁,平等地待人待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搞门第之见,不妄自尊大。

  作者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以服务社会为导向,明确自己所做劳动的社会价值,而不能沽名钓誉,随波逐流,坚守底线,做好对所在领域科研成果的继承和发扬工作。同时亦不可妄自菲薄,屈从于相关权利部门和期刊等方面的不合理的要求,保持或者说重拾中国知识分子的应该有的节操。

  读者作为这种不正之风的受害者,不可等闲视之,要主动出击,积极监督,大胆检举揭发,让功利主义者和形式主义者们无处藏身,甚至身败名裂。

  当然仅靠这三方力量是远不够的,还有其他方面予以配合,良好的学术生态系统本就是应该由多方共同打造和维护。随着学术期刊评价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与之密切相关的参考文献研究工作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五、参考文献“引证效度”[4]概念的引入

  这一概念是近年来由国内学者首先提出的,它是从科学计量学角度提出的一种参考文献评价方法,通过度量参考文献对论文内容贡献度大小来量化引证效果,其表达式如下:

  论文的参考文献引证效度=该论文在发表后一定时期内的被引用频次/该论文的参考文献引用量(引证效度的值越大,说明该篇论文所引的参考文献引证效果越好,能够有力地佐证、支撑论文的`方法、结论和内容;反之则意味着参考文献引证效果差,与论文关联度低,存在无效引用的成分)。

  这一参考文献评价方法的工作原理近似于期刊影响因子,有一定的合理性,虽然尚处于待进一步论证阶段,但不失为一种选择,对参考文献的不当使用有一定的约束力。为此,希望同业们在工作实践中能试用一下,并不断给予修正,使其尽快得到推广,进而消除参考文献“滥用”的乱象。

六、正确引用参考文献的积极现实意义

  1.正确引用参考文献能够加速学术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理论成果之间的评价更加客观有效,拉动理论界整体科研水平整体得以提升。影响因子对科技期刊评价的表述会更加趋于真实合理,拓宽优秀学术成果的传播范围;缩短了理论成果传播的路径,有效达成成果的继承和发扬工作。

  2.正确引用参考文献能够亦加速理论成果向生产工作实践成果的转化。理论研究最终还是要服务于实践领域的,科技期刊为二者间的桥梁,而参考文献是期刊间的桥梁,它的正确运用,必然使科研工作会更快更好地服务于实践生产,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推动生产力发展。

  3.正确引用参考文献能够更加适应网络传播的需要。当今时代,是互联网主宰的时代,科学、信息成果被互联网重新加以整合、传递。以学术论文作为表现形式的科技成果,被重新整合打包,汇聚成数据库,通过网络提供给使用者查阅,参考文献在其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纽带角色,它的引证与著录准确有效,是整个数据库高效运转的前提和基础。

  期刊网络化为大势所趋,其传播范围有赖于参考文献这双腿,利用好这一点,将大有可为。

七、结 语

  学术论文文后参考文献不当引用现状普遍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正视之并从相关各方入手,通过道德层面和行业法规层面施以约束之手,通过科学态度和技术手段铺就达成之路,不失为此种尴尬情境下扭转困局、开展工作的一种可行的选择。只是“路漫漫兮修远”,需吾等“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 陈静雄.参考文献工具性价值新论——基于评价功能的分析[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1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