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第2页)

本文共计338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4、作品上传平台或发送学生端

  在网络通畅并能快速访问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平台的情况下,教师可将“微视频”、“学习单”及相关资源上传至网络学习平台(如图3)供学生下载观看。如果网络堵塞,教师可将“微视频”、“学习单”及相关资源通过“电子教室”发送到学生终端,学生同样可以开展微课程学习。

  (二)A型教学法模块

  A型教学法模块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自学微视频,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自行开展小组交流等过程。

  1、微视频学习

  学生的微视频学习一般是在教师简短的导入之后,本环节中教师可提醒学生在观看微视频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观看视频时(暴风影音播放,如图4),可以拖动进度条快进或者后退,看不明白的可重复观看。

  (2)观看视频时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进行操作。

  (3)观看视频后需要完成学习单上的测试。

  (4)如果对本节课有什么困惑或者小收获,请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大家。

  2、尝试练习

  学生观看微视频后,对所学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可通过学习单上的练习来巩固提高,并检测自学效果。如果学生在操作时有困难,可让学生重复观看相关微视频,或者将问题记录下来。这时,教师应巡堂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B型教学法的开展作好准备。

  3、小组交流

  学生自主学习中有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学生小组间的互动交流得到解决。

  (三)B型教学法模块

  B型教学法模块是教师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总结内化、拓展深化的一种教学模式,包括作业反馈、提出问题、协作交流、提高练习、评价总结等环节,这些环节可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者取舍。

  1、作业反馈

  及时而有效的作业反馈能使教师很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于“查漏补缺”和部署下一步教学。教师通过学生的作业反馈可以了解微视频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单任务的完成情况。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可通过演示学生制作的MIDI音乐、让学生演示用不同乐器演奏MIDI以及连线题来了解学生A型教学法学习情况。

  2、提出问题

  学生在自学微视频和尝试练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与困惑,如果这些问题未能及时解决,势必会影响后续学习。本课中一部分学生提出了高音低音怎么输入、圆滑线如何输入、作曲大师共享版提示不能保存音乐、该怎样保存自己的作品等问题,教师要在协作交流环节中引导学生解答。

  3、协作交流

  学习微视频和尝试练习后,学生会发现问题和困惑,有些问题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教师可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各抒己见,让学生在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中共同提高。在学习单中一般也要设置“你学习了本节微课程后有什么收获”这样的栏目,以帮助学生整理知识、总结方法、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在协作交流环节中要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交流合作,互相采纳,互相学习,最终博采众长。

  4、提高练习

  学习单上的作业不能只是基础性的指导性练习。设计提高练习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教师可设计变式练习、开放式练习、生活化应用练习等,训练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和广阔性。本环节中教师可让学生对输入的乐曲进行修改完善,选择最合适的乐器进行演奏。

  5、评价总结

  评价总结是微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评价具有激励、引导、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后继学习等作用。本课的评价可对学生作品、学习过程开展自评、互评与师评。小结对整堂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本课的小结可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感想或困难,引导学生课后继续钻研和下节课继续学习。

  微课程教学法的过程可以用下围棋来比喻,如:把A型教学法比喻成黑棋,把B型教学法比作下白棋,在时间上,可以先学后教,也可以先教后学,还可以两种教学法交替使用,就像下围棋一样轮流下子。至于什么时候要用到A型教学法,什么时候用到B型教学法,要由教师根据学情灵活安排。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