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关于运用教育哲学理论探析高校思政教育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论文(第2页)

3 次下载 4 页 5149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文化多元化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巨大挑战

  在社会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种类繁多的文化形态为大学生提供了价值选择的空间和自由,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随着高科技的突飞猛进,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网络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使其工作渠道和方法具有相当的自由性和开放性,但是这种开放性也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了挑战,特别是网络中的虚拟世界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网络虚拟世界的完美性使许多大学生恋网成瘾,他们上网时精神亢奋,下网后情绪低落,过分沉溺于自己的虚拟世界中,而消极地对待甚至逃避充满缺陷的现实世界。这些新的文化形态为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机遇,多元的文化又对大学生带来很强的冲击。大学生社会经历缺乏,他们有着感性与敏感、热情与偏激的不成熟的特点,在人生价值判断和取向上可能会出现偏差,容易错误地理解和采纳一些外来的思想意识。马加爵案、药家鑫案等案例都凸显了一部分大学生价值观的迷失和精神世界的空洞。

(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巨大挑战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严重,极需关切在校大学生。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是个体形成良好思想品质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只有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开展,某些违纪行为就是心理障碍或心理不和谐的结果。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耽误了大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一些严重的心里问题就会导致大学生轻生的念头。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年代,一些大学生的物质欲望、攀比欲望越发严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其次是大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点。目前在校大学生基本上是“90后”,而且独生子女的比例在50%左右。他们是在过度保护的生存空间里成长起来的,心理状态很复杂。他们对新事物的吸收能力强,但是辨别能力很差;他们想要独立的欲望强烈,但是自理能力很差。而且他们抗击挫折的心理素质差,大部分缺乏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容易产生心理疾病,这些都影响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三)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人员的相对短缺给思政教育带来挑战

  第一,当前高校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机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政工人员是管理学生工作的党务工作者,思想政治辅导员是从事思政工作的主力军。这些人员在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还担任着学校管理工作、教学辅助性工作,是个“多向负责”的工作,日常工作业务繁重;在高校扩招后,思政工作人员数量相对短缺,政工人员的工作压力激增。辅导员队伍在个人发展和职位晋升上又存在道路不清晰的问题。第二,新时期的思政教育工作是一门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工作,从事这门科学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政治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很强的科学分析形势、进行战略思考、获取思想信息、运用科学手段、有效宣传鼓动、广泛组织协调的能力,既要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专才,又要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贯通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通才。但是这种专业型人才非常短缺,而流动性强、年轻化是这个队伍的特点,这也导致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缺乏经验,这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不利。

(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方法的陈旧、缺乏创新给思政教育带来挑战

  在新形势下,随着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变化,管理手段和方法不能适应新形势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大学生群体的整体结构和心理特点出现了新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却仍然沿用着老方法,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我导你行”单向灌输方法仍是主要的教育方法;学生在思想上和学习上出现了问题,辅导员也主要采取批评与监督并用的说教式教育。随着大学生自主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增强,学生工作干部管、卡、压的办法不行了,现在的学生不好管,堵不住,压不服。加之,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导致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大学生以往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通过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现在更多的是从网络上主动获得信息,高校学生工作干部教育以及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大学生信息接受中的权威地位已经被打破。这些情况都给思政教育的进行带来巨大挑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