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国际贸易 > 正文

试论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哲学线索和历史线索(第4页)

本文共计660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总之,国际贸易理论的讲授与学习贯穿哲学的线索,能充分展示理论数理推导的逻辑美,增强教学的条理性和清晰性,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国际贸易理论的内涵; 贯穿历史的线索,则会增强理论课讲授的生动性,使其更贴进社会科学的本源,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论专业素养的养成,加深其对理论发展的来龙去脉的了解。联系历史背景,紧扣理论观点,再配以条理性和系统性的模型解说,必然使课堂的讲授张驰有度,更富有立体性。当然,这也对教师综合知识的掌握提出了更大挑战。哲学方法与历史方法,是研究一切社会科学的根本方法; 同样,高校在国际贸易理论的教学中,也必须将哲学和历史线索充分展现,并且在必要时进行适当归纳,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讲授效果。

  参考文献

  [1]文娟。《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 经济师,2009,( 07) : 115 -116.

  [2]老子,陈忠。 道德经[M]。 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3]朱富强。 计量经济分析能够“发现”理论吗? [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 01) : 74 -82.

  [4]李坤望,张伯伟。 国际经济学( 第二版) [M]。 北京: 教育论文" target="_blank"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范爱军等。 国际贸易学( 第三版)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9.

  [6]林航。 服务全球化时代: 一个贸易理论分析框架及其应用[J]。 宁夏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11,( 0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