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国学热背后:忧患意识与文化生命论文(第2页)
2 次下载 页 3168 字【 字体:大 中 小 】
“国学热”的背后正体现着这样一种“忧患意识”,真正基于一种友好态度的人,无论是关注和支持“国学热”的人还是反思和批判“国学热”的人,他们都是基于这样的忧患意识,前者忧患“国学”之不讲,后者忧患邪学之害道。
三、文化生命
忧患意识的背后是基于一种文化生命的自觉。我们主张国学应该复兴,国学应该热起来,本身是基于一种文化历史学和解释学的分析。简单来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模式,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视听言动背后体现的是文化的自觉。当下,人们对于文化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于全球范围的文化图景的把握越来越清晰,全球范围的文化图景是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和平等对话,国家地区的文化图景是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正像杜维明先生所说的,全球化加强了本土化,各民族开始了对于本民族源初文化的认同和发掘,这是传统知识的现代意义。今天,我们支持“国学热”,提倡国学的复兴,本身就是对于我们民族的源初文化的认同,对于国学具有现代意义的信心,对于国学具有的现代价值的发掘。
我们提倡国学的复兴,主张本民族源初文化的认同以及其现代价值的发掘,本质上是因为我们坚信本民族的复兴和崛起只能是基于本民族的文化生命,我们的文化生命孕育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将文化生命看作是“种子”,那么我们的文化便是这一“种子”发芽并且枝繁叶茂,我们的社会生活就应该建立在我们的文化生命的大树上,这样才能有持久的养料和常新的发展。
中国人的文化生命曾经受过很大的、几乎是摧毁性的挫折,这样的挫折使我们的传统文化陷入困境,导致我们的传统文化“花果飘零”。一方面,那些关注和支持国学的人会产生一种挫折感和紧迫感,这种挫折感和紧迫感使得我们对于国学怀有忧患意识,希望复兴我们的国学,期待我们的文化生命能够再次枝繁叶茂,但是,也使得我们对于国学的复兴太过毛躁,不能平心静气地思考什么是国学,国学中哪些应该复兴,哪些应该摒弃以及复兴国学的方法与手段等问题,最终不仅没有激发人们对于国学的现代价值和意义的内容的发掘,反而使人们因为既不了解国学又误会迭生而更加远离国学。另一方面,反思和批判国学的人,因为看到传统文化陷入困境而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已经终结,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只是一种阻碍而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因此,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必须抛弃传统的“包袱”,反对所谓的“国学热”,甚至是复兴儒学的说法和实践。他们的对于国学的反思和批判,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确实凸显了国学中应该抛弃的糟粕部分,但是他们的反思和批判也有不足,他们没有看到、也无法看到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因为他们在根本的文化态度上有偏颇,没有真正认识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基于本民族的文化生命之上才有可能持久而常新。
我们主张国学应该热,正是因为我们坚信中国的发展可以而且必须基于我们民族的文化生命,但是如何复兴国学则是一项长久的工作,也是我们今后努力之所在。

浅谈泰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与互补
试析恢复性司法理念在新刑事诉讼法的体现
浅析证券衍生品交易若干法律问题初探
民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论文
关于国际私法总则的若干思考
试论建立虚假报告赔偿准备金制度
民商法与经济法关系论纲
论公序良俗原则适用之法理学思考
刑事案件中电子证据的特征及适用规则探讨
浅论国学热背后:忧患意识与文化生命论文(第2页)
视觉艺术在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论文
谈声乐钢琴伴奏的艺术魅力论文
符号艺术平面设计论文
浅析柴科夫斯基杜姆卡op59的艺术的发展探讨论文
关于产品语义学视野下现代艺术的论文
艺术歌曲钢琴声部功能研究论文
中国插花艺术的意境及艺术插花意境创作
艺术插花与装饰插花的区别
插花艺术:插花作品的命名技巧
声乐艺术中的音色审美探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