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关于莫里森《慈悲》的叙事的文学性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22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第十二章的内聚焦叙述

  第十二章独立于前面的章节,自成体系。这部分采取了内聚焦的叙事手法,从佛罗伦斯母亲的视角,以第一人称过去时讲述她祈求雅克布带走弗罗伦斯的原因。直到此时读者才得知,母亲将亲生女儿“抛弃”,目的是保护女儿不受害之苦。对弗罗伦斯造成巨大伤害的经历,竟是一种“慈悲”之举。“一个机会,我想。那里没有保护但会不同。你穿着那双鞋子站在那,高个子男人笑着说要带走我抵债。我知道主人不会让他带走我。我说你。带走你,我的女儿。因为我看到高个子男人把你当做人类的孩子,而不是八块碎片。我跪在他面前。期待奇迹。他说好。”(Morrison,P166)在这一章节,内聚焦的叙事手法再次彰显了它的优势,缩短了人物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直观的感受到母亲为保护女儿而抛弃女儿的无奈和痛苦,以及对女儿的理解的期待。在直抒胸臆的叙事中,读者与叙述者之间建立了牢固的信任和共情,小说的主题得以凸显。

  《慈悲》叙事视角的选择,暗含着莫里森的立场和态度,影响着读者对小说中人物和事件的认识和评价,读者不自觉地从所选择的视角进入文本,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内心世界。莫里森采用内聚焦与外聚焦交叉结合的叙事手法,使故事的讲述跌宕起伏、摄人心魄,将人们带入对奴隶制和种族主义的深入思考。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