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网络教育资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理论论文
本文共计368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合理运用网络教育资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理论论文
论文关键词:网络教育资源,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策略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网络教育资源,积极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一切有效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疑将影响教育的现状。网络的出现,为实现对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也对传统教育思想、教学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当今的教育应以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人才为目的,即培养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创造性人才,而不是只培养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只会记忆与背诵前人经验、不善于创新也不善于自主学习的知识型人才。计算机和网络已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重要工具,学生的学习不再仅仅是从教师那儿学,也不再仅仅表现在对教科书内容的记忆与内化上,而是凭借信息技术这一现代手段多方面多层次获取知识。在学校,网络逐步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的有利资源,并成为教与学双方的重要手段。网络信息的传播冲击着传统的教育,使主动的、探索式的、个性化的学习成为可能,它促使教育向着信息化、社会化、网络化发展。现行的《基础教育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面对丰富多样、良莠不齐的网络教育资源,学生如何取舍、如何运用将极大地影响到其学习效果,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
一、网络教育资源的定义
网络教育中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师,辅助是教育信息资源。教育信息资源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存贮载体和传输媒介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为主,而且包括以书籍、报刊、磁带、广播、电视、个人计算机等为物质载体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一般而言,我们将网络资源中与教育相关的部分都称为网络教育资源,包括网络环境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人力资源,其中网络信息资源是核心。
二、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内涵
自主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意愿对自我元认知能力的评价,明确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和内容,自我安排学习进度、时间、地点,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监控自己学习,自我评估学习成果的主动建构过程。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自主学习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同时也给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的要素发生了重组,学生的特征发生了变化,所有这些都使得自主学习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变化。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从狭义上讲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自主学习。传统的自主学习要素是学生、内容、技术和教师,而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要素重组为学习、资源、网络学习环境和教师。基本要素的变化使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范围更加宽泛,网络环境下的资源、课程、教师通过交互平台和技术平台集成到新的网络时空环境中,使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不同于传统个别化学习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在计算机网络的支持下,利用网上学习资源和网络交互功能,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网络交互性所产生的人文交互环境使自主学习的概念在原有的基础上成为“人文交互环境中的个性化自主学习”。网络交互平台把个体建构和社会共享两个过程融合起来。
根据上述网络环境下学习要素的重组和学习特征的变化分析,可以将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表述为: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自主地选择认知工具,确定学习目标和内容,通过可选择的交互方式主动探究学习过程,实现有意义知识建构的学习方法。
三、运用网络教育资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