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中学化学教育研究论文

1 次下载 页 3942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中学化学教育研究论文

第1篇: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

中学化学教育研究论文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中学化学教育研究课程中,由于枯燥乏味的化学理论知识使得许多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提不起兴趣,缺乏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因此,成绩也就不理想。根据长久的调查与试验,专家们发现在枯燥的化学教学中如果增添有关情感方面的教育会使枯燥的理论课变得更加生动具体,也会使得学生更主动,更积极的参与到自主学习中,利于其学习能力的提高与全面素质的发展。

  1情感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内涵与意义

  1.1情感教育的基本内涵

  在教育历史的发展中,情感教育是其中一种具有心理价值的特殊教育方式。其是在进行化学课程的教学中对学生另采取心理情感辅导的形式,使学生善于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打开自己的心扉,从而促进学习的兴趣,提高化学课程的学习能力。

  一般的情感教育方式主要分为两种:

  1.1.1主观方式。这种形式的情感教育通常会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的教学或课后的备学中细致关注每位学生的情感变化,可以在课堂上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语言与动作暗示,使其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

  1.1.2客观形式。这种形式是一种理性的教育方式,其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例如通过作业的反映,课堂的表现,情绪的体现等不同的客观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任,从细微之处观察学生的情感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1.2情感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意义

  在中学化学课程的教学中实行情感教育不仅对学生的各方面产生产生有利的影响,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锻炼机会。

  1.2.1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仅包含学习方面的能力与成就,还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维模式以及情感态度。

  1.2.1.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其对于化学课程的兴趣

  在中学化学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们会遇到许多枯燥乏味的化学理论与概念,类似于氧化物,化合物的概念也不是浅显易懂的,因此,不少学生在学习化学课程时难免会力不从心。这时如果教师改变过去传统的课堂教授方式,而是采取了情感教育与理论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在课堂上不是过多的关注理论知识的教导,而是细致关注学生的表情,状态,这样就会使得教师增加与学生的亲近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其的学习欲望与积极性。

  1.2.1.2加强了心理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化学课程是在中学课程阶段必学的科目之一,中学阶段是学生的好奇型与积极性最强烈的时期,因此在化学课程的教学阶段加入情感教育,这样不仅可以激发青少年的学习积极性,更可以加强其的心理素质。通过常规的情感教育使其明白正确的人生情感态度是什么,使其的能力不仅是在学习方面得到提升,也要教会学生朝着全面化的方向去发展。

  1.2.2锻炼了教师的教学技能与素养

  对于学生而言,情感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其主要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与爱好,促进其的全方面发展。而对于教师而言,由于情感教育方式的新颖性,不少教育学科都没有创建一套完整的情感教育实施方案,这就需要每位教师根据自己所带班级学生的特性实施一套独特的情感教育方案,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2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的措施分析

  2.1扩展化学学科的知识点,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化学学科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其的历史与名人事例都一直深受着人们的喜爱,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传授时不妨可以引用这些事例,这样不仅可以在课堂上改变了过去沉闷的教导氛围,还可以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们从不同的历史名人身上例如居里夫人为了研究镭元素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上了解到化学学科的巨大魅力,有利于激发其的学习兴趣。

  2.2联合生活实际来讲解化学理论知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