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旅游的创意发展路径探究论文(第3页)
0 次下载 3 页 4900 字【 字体:大 中 小 】
3.4文化传承型创意农业旅游开发模式
该模式在传承乡村当地特色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市场上的发展趋势和需求,整合旅游农业资源,增加农业附加值,创造出符合游客需求的发展模式。以茶叶为例,大别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覆盖了大别山区的29个县市,茶叶创造的价值也占当地居民收入高达50%以上,然而茶农对于茶叶能创造的价值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卖茶叶上。近些年,在“美丽乡村”政策推动下,英山县现有茶园1.53万hm2,已建成5个万亩茶叶带,50多个千亩茶叶小区,30多个茶叶专业村,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名茶(绿茶)之乡”和“全国无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达标县”。然而如果没有文化底蕴、只提供茶园观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较差,这些都会制约游客对该地的选择。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可在具有连片规模的茶山地区建设一个“特色茶文化农庄”。该农庄必须具有一套完整的接待体系,让游客在一个大型的农庄内就能体验到具有主题特色的食、住、行、游、购、娱,在茶农的参与之下完成从种茶、采茶、制茶、品茶、鉴茶、茶艺、茶点的完全体验。在特色茶文化农庄内,让居民展示传统的制茶工艺,游客亦可跟随居民学做特色茶点,入住茶乡古舍体验传统茶俗等。特色茶庄兼具茶叶初精制加工、茶文化传播、手工制茶技艺体验、茶叶品茗、茶产品展示及交易、百科古茶园鉴赏观光、休闲娱乐、餐饮、住宿、小型会议、旅游团队接待等功能。这样游客可以充分体验到农耕乐趣、贴近大自然、放松身心;又可以发挥英山“云雾”的潜力,提高附加值,重要的是通过挖掘传统茶文化及习俗,实现文化+旅游的创意化发展。创意农业旅游既遵循了创意产业的运行机制与增值机理,同时又符合农业自身的发展规律。本文借鉴相关地区的发展经验从四个角度提出了大别山黄冈地区的创意农业旅游发展模式,以期促进大别山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借鉴参考。
[]
[1]刘丽伟.发达国家创意农业发展路径及其成功经验[J].学术交流,2010,197(8):79-82.
[2]秦向阳,等.创意农业的概念、特征及类型[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0):29-32.
[3]王桂霞.创意农业旅游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J].上海农业学报2012,28(1):97-101.
[4]王银芹.创意农业与村镇特色景观旅游业开发[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3):321-324.
[5]诸丹,袁力.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创意农业助推乡村旅游升级发展——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J].农村经济,2009(9):54-56.
[6]丰燕,王宇.浅析城市周边地区休闲创意农业旅游规划——以荆州市川店镇双店村规划为例[J].华中建筑,2015(8):132-136.
[7]孙杨等,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创意农业旅游运作模式分析[J].热带农业工程,2011,35(3):40-42.
[8]周依依,穆娟丽.云南创意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和路径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2):113-117.
[9]刘敏,甘枝茂.陕西农业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4):167-171.
[10]卢云亭,李同德,周盈.创意农业旅游开发模式初探[J].农产品加工,2010:36-39.
[11]中国县域社会经济网[EB/OL]

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与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
浅谈“互联网+旅游”对旅游目的地分销渠道的影响研究
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用其对策
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发展问题与对策论文
农业旅游的创意发展路径探究论文(第3页)
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探究论文
农业旅游产品模式创建途径论文
关于农业旅游的发展对策论文
农业旅游形象传播模式论文
农业旅游产业融合新模式论文
蔬菜在农业旅游项目中的利用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鸭绿江旅游感悟(精选6篇)
旅游调研报告(精选22篇)
旅游句子(精选350句)
关于旅游的作文(精选89篇)
【实用】数学论文作文3篇
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游戏中建构大班幼儿的数学教育论文
浅谈“数字感”为数学技能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