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农业旅游论文(第23页)

22 次下载 28 页 50570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日本观光农业旅游经济概述

  与欧美国家相比,日本的观光农业旅游经济开发相对较晚,仅有30多年的时间,但其发展速度很快,成效也非常显着。日本最早的观光农业场所是岩水县的小岩井农场。这是一个具有百余年悠久历史的综合性大农场,自1962年起,农场主结合经营生产项目,先后开辟了600余亩观光农园,兴建了动物广场、牧场馆、农机具展览馆、花圃、自由广场等多种游览设施,农场用富有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各具特色的设施和完善周到的服务吸引了大量游客,平均每年约有70万游客,赢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随着小岩井农场观光农园的发展,日本思古、寻求自然的旅游热开始兴起,观光农业很快风靡全国。值得说明的是,在日本旅游政策的数次修订中,曾明文规定在农村(山村、渔村)地区,为提高居民收入,也大力提倡休憩娱乐活动用地的整治。这一政策成为日本观光农业发展的基础动力所在。

日本观光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特点

(一)颁布《市民农园事务促进法》

  为推动市民农园的发展,日本特别组团到欧洲的德国、英国、瑞士、荷兰等国考察,返回后积极推动立法工作,终于在1990年9月颁布了《市民农园事务促进法》。该法较为突出的特点是:

  规定市民农园的农地可以租借,借地期限一次可达5年,并对租借期内的租金、地上物及设备、所有权及使用权等问题做出了规定;农园里允许设置移动性露营帐篷、简易住宿设施、停车场、自来水与用电设备、农具陈列室及活动中心、小朋友活动用绿地广场等;农园内的农地,平时可以委托出租农地的农民照管,并付给适当代管费用。产品收获后,也可委托其邮寄到家,以达到扩大产品流通,增进情感交流的目的。

(二)丰富观光农业的内容

  观光农园。一般流行于城市近郊,主要是开放成熟的果园、菜园、花园、茶园等,让游客自己亲手摘果、摘菜、赏花、采茶,享受田园生活乐趣。在日本,采用发达的农业栽培技术培育出一些名、特、优、新的农作物品种非常普遍。在观光农园里向人们展示先进农业高科技和优质农产品,一方面开阔了旅游者的眼界,另一方面也发挥了现代农业宣传教育功能。

  民俗农庄。是指利用农村自然环境、景观和当地文化民俗,让游客自然地接触、认识和体验农村生活。在维护整体农村自然景观的原则下,仿建农庄小屋。民俗农庄设施虽然简单,却具有乡村特有的自然宁静的气氛,游客可以借此体会农村闲适的生活,充分享受农村和平安宁的夜晚乐趣,体验其中浓厚的乡土风情。

  教育农园。利用农场环境和产业资源,将其改造成学校的户外教室,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是体验书本知识的活动场所。农园中所栽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以及配备的设施极具教育内涵,所以教育农园以接待学生修学旅行为主。

(三)创造优美的农村景观并保持完整的生态环境

  农业观光的关键是创造出美丽迷人的乡村环境,这种环境本身就构成了旅游吸引物。这种自然景观与生活景观交相辉映后形成的景观对农民来说是极其普通的,它却会给外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考虑开发农村观光时,创造这种乡村景观是非常重要的,但必须用地方特色热情接待外来的客人。

  在日本,除美丽迷人的景观外,各种生物共存是农村环境的一大重点,需要创造出清澈见底的小溪,各种昆虫和鸟类纷飞啼叫的环境。完美的生态环境成了检验农村自然环境的清洁程度和在那里所产食品的安全程度的指标之一。当然,这种与生物的共生还构成了能够开展各种体验性活动的宝贵观光资源。

  此外,挖掘与创造农村文化。除大自然之外农村的魅力还在于传统的乡村文化。在继承以往文化的基础上,还需要创造出新的农村文化,以新的乡村文化的魅力来吸引外来的旅游者,增强农村观光的活力。

日本发展观光农业旅游经济的经验

(一)政府的主导发展与促进作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农业面临效益下降及产业职能转变的难题。为促使日本农业转型升级,调整经营结构,日本农林水产省致力于推动农业生产向观光旅游方面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农林水产省先后采取诸多政策措施,例如,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都市—农山渔村共生对流活动”、“交流往来的日本”以及“绿色旅游”活动,推进观光农业的健康发展。在政府主导责任上,政府主要担负技术支持、公共设施完善、财政支持以及国际合作等责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