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置基础医学课程对高职护生影响论文(第2页)
4 次下载 2 页 3051 字【 字体:大 中 小 】
3讨论与分析
3.1基础医学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地位、课程设置的依据及课程重置的必要性
基础医学课程是高职护生学习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对其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后续临床学科的学习。现代护理改革一致认为基础医学应该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2]。本调查中所有教师也对基础医学在护理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持肯定态度的:基础医学课程的设置必不可少。但对基础医学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是长期讨论的问题,通过本调查也可发现,传统的课程设置与重置后的课程设置两组老师对其看法有着不同的观点:基础医学老师认为在内容系统性、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度、学生在知识面拓展方面传统的课程设置要好些。
这可能是基础医学教师更注重知识完整性和系统性,还可能与“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材相对陌生,教学方法和方式及学科之间的衔接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有关系。护理专业老师认为重置后课程设计与临床结合更为紧密些,可能因为临床带教老师更加重视基础医学对临床工作的有用性和实效性,更强调课程设置应以临床应用为目的。而“为以器官学系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正好突出了正常人体结构机能与异常的区别,适合于临床学习的特点。
3.2重置后学生实际学习效果上
总体上重置前后学生成绩统计学上没有差异性,也就是重置后学生试卷上的反映并不优于传统的课程设置。但从考题题型分来上看两者是有差别的:试点班学生简答题要优于非试点班,而综合应用题平均成绩非试点班要好于试点班。这说明在局部知识的完整性的掌握方面“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教学要好于传统的课程设置教学,而在全面知识应用和系统性及知识深广度方面还是传统的课程设置教学合理些;当然这可能与我们教师在课程内容选取和传统教学思维有一定关系。
3.3重置课程的思考
国外有研究表明,学生学习完基础医学课程以后,不能把基础医学知识和护理实践相联系,不能利用所学知识去解释临床上遇到的实际问题[3]。如何将基础医学与护理临床紧密结合也是长期困扰各职业院校基础医学教师的问题,本院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从与临床结合度上看此次课程改革是达到预期了即优于课程重置前的。但学生也面临医学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面拓展不够等相关问题,这要求我们在后一阶段中要在课程内容选取、不同专业教师授课衔接、教学手段以及对学生的考核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新的课程要求。
4结论
本次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院试点2011级高职护理班对“以器官学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重置的教学效果,研究数据中并没有反映重置后的课程设计明显的优于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这一方面要求我们在适应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改革情况下需要注重实效,不能一改了之。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教师在基础医学课程重置后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式的改革以及学科之间的衔接等方面需要加强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金萍,刘文庆等.护理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新体系的构建[J]
[2]沈宁,何仲,梁涛等.统一思想创立新的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学改革介绍之一[J]
[3]Choi-KwonS,SongKJ,AnGJ,etal.HowKoreanRNsEvaluateTheirUndergraduateEducationintheBiosciences[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