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重置基础医学课程对高职护生影响论文

4 次下载 2 页 3051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重置基础医学课程对高职护生影响论文

摘要:

目的:分析“以器官学为中心”基础医学课程改革对高职护生的教学效果。方法:采用调查问卷、随机测验方式,数据中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数来描述,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各条目的比较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以器官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重置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只是内容在与临床结合紧密程度、学生掌握局部系统知识方面明显优于“以学科为中心”传统课程设置教学。结论:“以器官为中心”基础医学课程改革的教学效果还需进一步证实,同时还需在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式以及学科之间的衔接等方面改革和完善。

重置基础医学课程对高职护生影响论文

关键词:

器官学 基础医学课程 课程设置 高职护生

  生理学、含医用化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药理学等,传统的教学是“以学科为中心”,逐门学科系统教学的课程体系。为了适应高职护理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遵循“三结合”和“五适应”的原则[1],我院试点2011级三个高职护理班对“以器官学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进行了选择、优化和重组,构建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以结构—功能—人体与环境”为主线的正常人体结构学(含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异常人体结构学(含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基础医学课程新体系。笔者通过对参与本院护理专业教学的基础医学教师问卷调查,以及对同年级同专业点随机抽取同学测试基础医学的成绩进行了分析,以了解重置后基础医学课程设置教学效果。

1方法

1.1调查问卷

  1.1.2对象参与本院护理专业教学的教师共30人。分为以下2组:组Ⅰ为基础医学教师组(16人),即对本院学生进行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的护理学院基础教研室的教师;组Ⅱ为护理专业教师组(14人),对本院学生进行专业课教学的护理学院教师;

  1.1.3问卷内容设置在参考相关文献基础上自行设计教师对基础医学课程设置评价调查问卷,经专家修改后完成,由于问卷选项的特点,无法进行赋值,故未进行信度的评定,而修改后问卷的`内容效度为1.0。问卷包括两部分,第1部分为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职称等;第2部分为教师对基础医学课程效果的评估及建议。

  1.1.4调查方法由研究者本人亲自将问卷发放给同意参与本调查的教师,请其分别根据问卷要求独立填写,并根据情况当场或于2~3d后收回。

  1.1.5统计学方法所收集数据输入SPSS11.5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数来描述;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各条目的比较用卡方检验。

1.2突击测试

  1.2.1对象2011级试点班和非试点班同年级点同高职护理专业点学生,采取按学号随机抽取各30名。

  1.2.2考试内容基础医学学科内容,题目分选择题、名称解释、简答题、综合应用题三个题型均为题库中抽取,测试是一次突然袭击的考试。

2结果

  第一,表1中表明:两组老师都认为基础医学课程对高职护生十分重要;传统的课程设置和重置后的课程设置在内容上都是符合整个专业培养目标的。在内容系统性方面基础医学老师(1组)认为重置前要强于重置后(占81.2%),在与临床结合方面护理专业教师(2组)认为重置后的要优于重置前的(占71.4%)。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度、学生在知识面拓展方面两个组老师都认为是传统的课程设置要好于重置后,总量分别占90%和83.3%。

  第二,本次突袭考试是学生无任何准备情况下的随机测验,主要是了解课堂教学学生及时掌握情况。从表2中可以看出试点班和非试点班学生成绩都偏低,这个在预料之中;从学生成绩分布和统计学分析看两者是没有差异性的。

  第三,考试题型由基础教研室全部教师参与,从题库中抽取审核商定的;题型由选择题、名称解释、简答题、综合应用题组成。从表3中得知,选择题和名称解释学生成绩通过统计学分析P>0.05,两者平均成绩及成绩分布接近;简答题和综合应用题学生成绩统计学分析p<0.05,试点班的简答题平均成绩要高于非试点班,而综合应用题平均成绩非试点班要好于试点班。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