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文化毕业论文 > 正文

高校寝室安全文化建设实践探究(第2页)

1 次下载 2 页 2885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 寝室安全文化制度层面建设探究

  制度层面的寝室安全文化介于物质层面的寝室安全文化和精神层面的安全文化之间,是指调控寝室单位成员社会关系的规范准则,寝室公寓内大家共同遵守的管理规章制度。作为安全物质文化和安全精神文化的中间连接体,在寝室安全文化体系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制度层面的寝室安全文化维系着寝室成员文化价值的共同认识,从某种程度上约束和引导着寝室单位成员的行为方式。寝室安全文化的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寝室安全文化建设的全面顺利展开。

  2.1 建立多元化的学生住宿机制,完善寝室公寓日常行为规范

  我国高校普遍的住宿模式是以院系、专业、年级为单位统一住宿模式,在某种意义上,这种住宿模式只为后勤服务、寝室公寓统一管理起到一个最基础性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集中住宿模式的更多的优势,尤其是学生发展层面的优势。每一学年的期末,给学生一个寝室调整的机会,或爱好组合寝室、或兴趣组合寝室等。在这种可以打破院校壁垒,打破年级壁垒组合下,管理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人本思想和育人的理念,以及与时俱进动态发展的理念。因爱好或兴趣相投,学生的融洽度会提升,学生彼此间相互探讨学习得更快,更加有可能产生思想的火花。作为学校寝室管理层,虽然增加了管理的复杂度,但是造就了学生个性化成长发展的需求平台,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对大学的归属感会增强,其他能力和素质会拓展,从而全面发展。

  2.2 健全管理队伍工作制度,提高寝室管理效率

  建立健全寝室管理队伍的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提高寝室管理效率,尤其是提高寝室安全事故的突发事件处置效率,体现保障寝室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强寝室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增强寝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安全相关服务技能。在培训的时候,如果条件允许,也应该把寝室楼层学生安全小组纳入培训范围,切实提高奋斗在一线的学生干部的安全服务技能。管理各方应该排除障碍、齐心合力落实安全责任制,杜绝重大寝室安全事故的发生。目前,部分高校主要依靠专职学生干部来开展寝室楼层管理,或只通过寝室管理阿姨和寝室辅导员来开展寝室楼层管理,造成了管理队伍不齐全,运作不协调的局面。加强寝室安全的文化建设,应该组建整合学生干部、宿管阿姨及寝室公寓辅导员有机结合的队伍,全面提高寝室管理效率。学生干部在学生一线,最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宿管阿姨长期驻扎在寝室公寓,对于寝室楼层片区的情况最了解,寝室公寓辅导员一般都有一定的思想高度,接受过突发事件的培训,最有力量提出寝室安全事故的防治对策,三方结合,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共建一个安全的寝室环境,落实寝室安全相关的制度,寝室缺少任何一方,都有可能弱化寝室安全事故的防治效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