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参考文献 > 正文

学位论文中的文献综述写作

本文共计327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学位论文中的文献综述写作

  撰写学位论文是培养研究生批判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有机环节,文献综述的写作则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的开端,在学位论文写作中举足轻重,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学位论文中的文献综述写作,欢迎阅读查看。

学位论文中的文献综述写作

1文献综述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地位

  一般而言, 文献综述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综述水平的高低制约着学位论文写作的水平。极端些说, 没有高质量的文献综述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研究生学位论文。

  1.文献综述的写作是由学术研究的继承性决定的。

  文献综述的写作是由学术研究的继承性决定的,因为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文献综述部分要澄清所研究问题“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 。这部分主要是继承, 是梳理前人的成果并找出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和演进的规律。文献综述是复述前人的成果, 是尊重前人, 实质上也是显示作者自己的读书量。一篇论文若没有必要的文献综述部分很难发表;一篇学位论文没有相应的文献综述部分一般质量较低,也难逃肤浅的命运。

  2.文献综述的写作是由学术研究的开放性决定的。

  道理很简单, 主要是:学术研究是天下公器,需要一代一代的学人前赴后继的开拓和努力才能薪火相济;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任何一篇论文或研究过程都是该领域知识探索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不可能是终结, 也不可能覆盖全领域” 。正是因为学术研究是天下公器, 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永远没有完结和任何一篇论文或研究过程都是该领域知识探索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不可能是终结, 决定了真正有价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放性和文献综述写作的必要性。

  3.文献综述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导出研究问题。

  撰写文献综述的目的是为了导出研究问题并为自己的后继研究构建论文创新的平台。空前绝后的题目或许有, 但少之又少。一般而言, 即使空前绝后的题目也要从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中吸取灵感。当然, 既“空前” 又“绝后” 的题目缺乏普适性,也没有多少意义。

2文献综述的撰写原则

  撰写文献综述应遵循以下写作原则:

  1. “5W” 写作原则。“5W” 原则就是作者必须实事求是、原汁原味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原则, 也就是可检索性原则。具体地说即按照什么人(Who )、什么时候(When )、在什么地方(Where)、为什么(Why )、提出了什么学术观点(What)的写作方式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则。易言之,文献综述的写作应采用实引方式, 对所引述的观点要严格采用被引述作者的原文, 不可断章取义、任意发挥。真正的有价值的文献综述应该让读者能够查阅并迅速找到文献的源头, 作进一步的考证和研究。遵循“5W” 文献写作原则有利于尊重知识产权, 维护学术研究的尊严;有利于学术研究的良性开展;有利于学术积累。现今流行于我国经济学界的许多所谓的文献综述是不规范的, 比如“弗里德曼(1968)提出了……” 、“诺斯(1963)构建了……” 等等。这种转述性的文献综述毫无价值可言。因为读者阅读文献综述后仍然很难把握作者所依据的文献是什么。严格地说, 这样的文献综述既没有继承性, 也没有开放性, 于学术研究无补。

  2.经典性原则。文献综述应坚持经典性写作原则。所谓经典性写作原则是指文献综述的内容应该是所研究领域的经典人物的经典著作, 而不是学术“圈外人” 的某些片言只语。一般来说, 每个研究课题都有其所在领域独有的经典文献。作者必须熟悉自己所研究领域的经典文献。

  3. “文献树” 原则。“文献树” 原则也就是“学术谱系” 原则。作者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必须系统梳理研究问题的起源、发展和现状, 具体地说就是必须采用历史方法按照“ 由远到近” 、“由大到小” 和“由宽到窄” 的“文献树” 原则进行。只有这样, 方可理清研究问题的来龙去脉, 清晰揭示研究问题的演进, 为自己的后继研究建立进一步创新的平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