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引入演讲的研究与实践

3 次下载 3 页 5383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引入演讲的研究与实践

  论文摘 要:本研究从理论到实践探讨了在大学英语课堂引入演讲的可行性及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英语演讲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综合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自信心和快速反应能力,同时,演讲活动的开展还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引入演讲的研究与实践

  一、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这就对大学外语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由于传统教学法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局限性,加之在高中期间很少接触听力和口语课,学生的听说能力都很有限。很多学生虽然学习了七、八年英语,但说起英语来却结结巴巴,无法流畅自如的用英语来交流。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是21世纪对高校外语教学的要求,有效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是高校外语教学面临的严峻问题。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虽然很多老师针对学生口语差的情况,都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练习口语的各种机会,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的口语能力仍然局限在对一些简单话题的浅层次的交流上,无法就某一热点话题进行深入阐述,也不能创造性的表达个人看法。包括一些英语基础好,词汇量大的同学在口语能力上也表现得不尽人意。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因而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背单词,做习题上,对口语能力重视不够。第二,课堂沟通形式往往绝对化,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问学生答,或者在教师预先设定的框架之内,教师垄断了沟通,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造成了学生对口语活动的兴趣不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尝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引入演讲,看能否对学生的口语能力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有促进和提高。

  二、英语演讲的理论基础

  在西方国家,公共演讲最早始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而在中国则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根据《美国传统词典》的定义,公共演讲是“一门在公众面前发表有效演说的过程和艺术”。在美国,公共演讲已经被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中,许多大学都将其列为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公共演讲能力是人们非常重视并着力培养的能力之一。学者Morreale和Hackman曾在他们的调查报告中指出:“研究一再表明,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培训与学术和职业成功息息相关。”Zekeri也在其研究报告中提出:“虽然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但是口头沟通、书面沟通、公共演讲的技巧,以及调动他人积极性、管理他人和团队领导力仍旧是职业发展中最核心的要素。”

  演讲一般分三种类型:命题演讲、即兴演讲和答辩。命题演讲,就是由别人拟定题目或演讲范围,并经过准备后所做的演讲。它包括两种形式:全命题演讲和半命题演讲。全命题演讲的题目一般由演讲组织部门事先确定。半命题演讲则指演讲者根据演讲活动组织单位限定的范围,自己拟定题目进行的演讲。即兴演讲,又称即席演讲,它是演讲者在事先无准备的情况下临时发表的讲话。演讲后的答辩是听众与演讲者就演讲的相关问题进行现场交流的一种手段。在演讲比赛中,通常是评委向演讲选手提两三个问题,由选手当场答辩。

  三、实验设计

  1、实验目的

  (1)测试英语演讲能否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2)测试英语演讲能否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应用能力。

  (3)测试学生对于在英语课堂上引入演讲活动有何看法?

  2、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为本院材料专业两个班的学生,为大一新生。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班(63人),另外一个班为对照班(58人)。这两个班为平行班。入学时的英语测试中,实验班平均成绩为62.73,对照班为64.5。

  3、实验方法

  对于实验班的学生,在每周四节的大学英语课上,上课前15分钟左右为英语演讲活动时间。先由学生上台做3分钟左右的演讲,接着师生共同参与答辩与评论。历时二年。演讲的题材及内容不限。在演讲形式方面,学生自由组合为8人一组的小组,指定一名组长负责小组活动。每周由每组各抽出一名学生进行演讲。要求学生在课堂演讲之前,先在小组内进行练习。前三个学期为有备演讲。其中,第一学期为自选题演讲。第二个学期为自选题或者半命题演讲。第三个学期为命题演讲;第四个学期为即兴演讲,四个学期的演讲训练中均要求学生脱稿。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