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汉字美学谱系的建构及其意义(第3页)

本文共计990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既有的“意义”、“部首”、“声韵”三大类汉字谱系的建构,对于全面把握汉字系统的文化意蕴,对于分析归纳汉字系统内各层次各元素间的关系,对于深入理解每个汉字符号(sign)的意符(Signifier)和意指(Signified)以及两者间的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说文》对于单个汉字的解说,如释“一”为“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释“天”为“颠也。至高无上”、释“示”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二,古文上字)。三垂,日、月、星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等,已经深入到汉字符号“意指”整体的“深层结构deepstructure”,不论这些解说是否符合甲金文等后见材料所昭示的本义,但这些解说基本上是按照“哲学-美学”的层面来立论的;对于绝大多数汉字以及对于整个汉字谱系及谱系内各元素间的关系来说,除了对于极少数具有“元概念meta-concept”意义上的单个汉字,如前举“人”、“天”、“示”等,这三大谱系,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从“字面意义”和“外在形态”等“表层结构surfacestructure”的角度来建构的。

  我们也可以在上述三大类谱系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深层结构”的角度,来建构第四大类汉字谱系———汉字的“美学谱系”。即从美学的角度,将曾经存在的和现存的汉字归入一定的谱系结构之中,并用一定的方法和尺度,根据汉字发生发展的动态变化,建构汉字的美学谱系图。

  当然,美学本身的定义、命题、体系极为庞杂,要从美学的角度确立一个可操作的建构尺度,自会言人人殊。为方便操作起见,我们试图用“康德-胡塞尔”一系的部分哲学概念范畴,来作为具体的操作工具。这一系的美学思想,着重于作为主体的“人”,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有“自由自觉”的特性,因此自称“主体”。与主体相对应的概念是“对象”或“对象世界”。对象世界分为“现象”和“物自体”。

  “物”本来是自行存在的,但物作为主体的对象,却是主体心灵中的“物”———现象。现象学方法是把握现象世界例如汉字的一种有效方法。

  人也自认为是文字系统的主体。文字是人与对象世界关系的“映射”,是物化在对象世界中的主体,从文字中可以“看”出主体的心灵,而文字则可以从主体与对象的关系中得以“本质直观”。因此,汉字美学谱系的建构,主要应从“主体与对象世界的关系”这一尺度来分类。

  主体与对象世界的关系,主要包括人与天、人与物、心与物的关系,以及对于这种种关系的描述表达。我们即以主体与对象的关系为尺度,将汉字分为四大系:

  1.天人系。中国古代哲学与美学,将整个世界理解为“以人为中心的天-地对立统一系统”———“人”(燕4,侧面形象)“立”(立臿父丁卣,人的正面形象)于“天”(乙3008,人之上即为天)“地”之间,形象伟大(甲387,也是人的正面形象),是宇宙的中心。远古先民们正是以“人”为中心,处理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关系,认识并反映对象世界。汉字作为先民描述这一对象世界的工具,作为中心的人本身及人之上的“天”,就成为汉字系统中占据中心位置的元素。因此,汉字美学谱系的建构,首先就是确立“人”在这一谱系中的中心地位。在这一建构的具体操作中,天人系是由两大类汉字所组成的一个集合。第一类是“人”,第二类是人头顶上的星空———“天”。第一类包括“人”及“人身总体或其有机组成部分”,及通过不同的组合而形成的所有汉字;第二类包括用以描述概括那些高距于人类头顶之上的所有对象及观念的`汉字。人是中心,天是人这个中心的延伸,因此,我们将这两大类汉字归入同一个集合。

  2.物象系。人类有观察并且归纳抽象的能力。人类所观察、归纳、抽象并加以描述的对象,是人“眼”中的世界,是人的感觉器官所感觉到的“物象”。从物的角度来说,它们是“物自体”,但从人的角度来说,它们是人的感觉中的“象”;主体用文字的形式,将感觉中的象描述显现出来,成为“物象”———既是“物自体”,也是“主体眼中之象”。物象系的汉字,对应着人这一主体所立的这个星球上的万物;这万物具有被观察测量、描述显现的特征,与这万物相对应的汉字,如“豕”、“牛”、“马”、“象”等,它们既是“物自体”本身,当然也是主体的直接“对象”。例如:象,突出长鼻;牛,突出弯角;犬,突出卷尾巴;猪,突出大肚子。这些都是人的感觉之中的“物”,它们在主体的感觉中,已经与“物自体”有了很大的差异———主体抓住了对象的某一特征,用这一特征去有选择地描述对象,而舍弃“物自体”作为“物”的大多数性状,故我们称这种感觉中的“物”为“物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