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舞蹈论文 > 正文

谈少儿舞蹈音乐的创作论文

2 次下载 2 页 2416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谈少儿舞蹈音乐的创作论文

  舞蹈是视觉和听觉艺术的高度融合体;在少儿舞蹈音乐的创作过程中,要做到音乐和舞蹈两者合二为一。好的舞蹈作品要能使少儿从舞蹈的形体动作中感受到音乐旋律、节奏的变化,通过领悟音乐的变化和发展领悟到舞蹈的变化,最终表达舞蹈作品的内容。当我们在为少儿舞蹈音乐的进行创作时,怎样选择适合的音乐元素以及创作的具体办法,怎样选择更适少儿舞蹈表现的音乐,在此作一些简单的探讨。

谈少儿舞蹈音乐的创作论文

  一、少儿舞蹈音乐的基本特征

  在整个舞蹈体系中,少儿舞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舞种。它的音乐应具有鲜明的少儿特征,应该具有童真童趣。在音乐上有以下几个特征: 节奏感强;旋律简介易记; 形象感强,有情有趣;童真童趣,活泼明快。在音乐的创作过程中把握好这些特征,就可以使少儿在感情上与舞蹈产生强烈的共鸣,为舞蹈作品增添光彩。

  1、节奏感强。在音乐舞蹈中,由于少儿专业的音乐理论水平有限,以及较弱的自控能力,少儿抢拍或拖拍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样会降低舞蹈动作的整齐度和准确性。节奏明显的音乐,可以有效减少和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通过明显突出的拍点以及各种强音重音,给少儿在舞蹈进行时以明确的提示,有利于少儿对舞蹈动作快慢急缓的把握。相反如果节奏节拍模糊,少儿对音乐节拍的分辨能力不够,就无法清晰认清音乐的强弱拍,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势必要花费大量精力听音乐、数节拍,思想就不能集中在表演上,出现舞姿杂乱的现象。

  2、旋律简单易记。少儿舞蹈通常是公开的表演活动,各类综合性的文艺晚会都少不了这个舞蹈品种。朗朗上口的旋律可以降低少儿在参与舞蹈表演时的紧张和焦虑感,使舞蹈表演与音乐更好的融合。便于记忆的旋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是旋律要好听。只有旋律优美的音乐,少儿才愿意去哼唱;其次是音乐要有动感。没有动感的音乐少儿跳不起来,做不到随歌而舞;还有就是乐句不宜太长。短小的乐句可以让少儿短时间内分辨出舞蹈音乐中的乐句起落,感受到音乐曲式结构的变化,让音乐容易理解,从而理解舞蹈。最后是音域范圍不宜太大,以少儿所能及的十度范围为宜,便于少儿哼唱。

  3、形象感强,有情有趣。少儿由于年龄层次决定了他们生活和情感经历相对缺乏,即使教师对舞蹈作品进行了讲解,他们也佷难完全体会和表达出音乐和舞蹈的情感需求。少儿对音乐的直观感性能力,决定了他们只可能分辨出形象感强且十分明显的音乐情绪。这时就需要音乐有较强的形象感,借助明显情绪化的音乐来激发他们的情感想象力,用比较夸张的舞蹈语汇促进少儿完成情绪上的表现。因此,较强的音乐形象感在音乐中有明显充分的体现,才易于为少儿认知、理解和表现。

  4、童真童趣,活泼明快。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阳光灿烂的阶段,天真无邪。少儿舞蹈音乐的创作,要以孩子的审美为尺度,为少儿谱写优秀的音乐作品,以满足孩子的需要。只有舞蹈音乐具有了童真童趣,孩子们的舞蹈才能与音乐融汇融合,相得益彰。相反,如果一个成人化的音乐用少儿来表现,效果是可相而知的。

  二、少儿舞蹈音乐的选择途径

  怎样得到一个好的少儿舞蹈音乐是少儿舞蹈编导们面对创作时的第一个难题,大多数的编导为找不到合适的少儿舞蹈音乐资料而非常苦恼。以下是获取少儿舞蹈音乐的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1、根据作品的需要创作音乐。创作舞蹈音乐是音乐选择的最高形式。编导将创作舞蹈的动机和意图告知作曲者,作曲者根据舞蹈文学台本想象在舞台上出现的情景,与编导者产生共同的想象和认知,从而共同创作舞蹈音乐。同时音乐的创作也为舞蹈的创作拓展了思路。这种为舞蹈创作音乐的形式具有投入大、周期长的特点,一般要经过多次修改,反复打磨才能完成,但音乐与舞蹈的融合度相对较高一些。在一些重大的活动中,特别是大型的演出、比赛中,由舞蹈编导和作曲家共同完成舞蹈音乐的创作是比较常见的。

  2、选用现有的儿童歌曲,或选择现成的歌曲或乐段。时下很多舞蹈教师,常选择一些现成的歌曲或乐段作为舞蹈音乐的素材。这些现成的音乐通常是很成熟的且出版发行过的音乐,在音乐层面来看是相对完整的。舞蹈的编排者在聆听音乐的基础上产生创作灵感,以现成的歌曲或乐段的音乐内涵为基础编创舞蹈作品。其好处是可以保证音乐的完整性,并且省去了音乐创作的时间和经费,具有上手快、投入小的特点。但同时现成的音乐局限了舞蹈的编创,舞蹈只能跟着音乐跳,且大多数的歌曲或乐段结构较简单,情绪变化不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