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民间性和民间意识网络文学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12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网络文学批评中透显的民间意识

  (一)网络文学批评的自省精神

  网络文学批评充分展现了批评主体的自觉性和自发性,透显着深刻而积极的民间意识,使文学批评的自由精神、自省精神、现实关怀和自我意识在民间得到不断深化。网络文学批评活动是在网络空间里进行的具有一定民主、自由精神的活动。每个写作主体主动、积极地在网络空间进行自由、平等的交流,这是民间对自由精神的认同和渴求的体现。在传统批评中,批评家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和文化意识,大众在被动接受过程表现出消极、麻木和躲避,而网络文学和网络文学批评对精英权力的消解使大众有机会参与一切文学活动,网络空间的民众可以自信地对任何类型的文学作品进行批评,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展现自我的审美趣味和欣赏水平,不去理会社会主流或经营理念、批评标准、文学界限等,已经意识到文学批评可以是人人可为之的精神活动、人人都有权拥有的精神诉求,这既是一种文学批评的民间自省,也是大众自我意识和自我精神的自省。同时,它体现了人们内在的逆反心理和人们追求角色认同的心理需要。民众意识到批评是把文学当作精神的家园看待的,找到精神家园的.感觉能够激发人的生命能量,这种体验使人认识到文学批评其实是在面对自我和生命本身。此时,批评的书写从客体的认知转变成主体的表达,因而每一次批评都是自我的不断丰富和发现的过程。这种原生状态的批评所具有的民间精神与独立个性是在真正实践一种大众批评,带着清醒的大众本位意识推动文学批评大众化。

  (二)文学批评风格的民间意识诉求

  传统的文学批评是精英批评,远离民间,以高深的理论、晦涩的学术语言、严谨而繁复的结构等让民众对文学评论敬而远之。但是,这不代表民众没有对文学批评欣赏和参与的意识。首先,网络文学批评显示了批评要有直观性的意识。它割除了传统文学批评绕弯子、爱炫弄的弊端。民众的文学批评只要能够明事理就可以了,作者不会文绉绉绕来绕去,完全撇开了传统文学批评体制性的术语和引经据典的论述,利用自身的文化和知识的储备,从切身相关性出发,结合自己的趣味快言快语,给批评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其次,民间对批评趣味性的意识。传统批评家精英的姿态和僵化的理论批评语言完全被网络文学批评趣味性所取代,表现出一种直观、趣味性的批评。网络批评具有快速刷新的特点,读者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消化和品位高深而严肃的批评内容。同时,受众普遍的娱乐化审美趣味要求网络批评语言具有风趣、幽默甚至是粗俗的特点。网民需要的是生动活泼、趣味横生的生活化、口语化甚至是戏谑化的批评语言和方式,这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因此,网络文学批评是有意识地远离为了批评而批评的“玄谈”,拉近了批评和文学创作本身的距离,体现出一种语言戏谑和狂欢。综上,网络文学批评既有着鲜明的民间特色,又体现出积极的民间意识,显示了文学批评的民间力量与民间批评的缺陷。它用独特方式包容了所有文学与非文学的因素,消解了文学批评的特权意识,使文学批评重新回归了民众、回归了作品本身,通过批评者自我感受的原生状态展现使自我价值、自由平等意识在文学批评中突显出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