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浅谈农村客运市场管理现状(第2页)

本文共计300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对策和建议

  (一)应尽快调整车型运价。

  车型运价是公路客运票价的基础,其应及时准确地反映公路客运成本变化。只有合理的运价,才能保障经营者规范经营,激励经营者不断提高车辆档次,改善服务质量,促进客运市场健康发展。建议尽快研究制定公路客运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可将燃油附加费的政策扩展,参照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选定影响客运成本的主要因素,建立客运成本变化数学模型;当成本变化达到一个限度时,即可启动客运价格调整机制。这既可使运价及时反映成本变化,也可消除燃油附加费长期游离于票价之外的不利影响。

  (二)改革公路客运价格管理形式,将公路客运价格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

  随着客运体系的不断变化,公路客运市场的变化日新月异,决定客运价格的因素复杂多变。随着铁路客运的发展,铁路沿线的公路客运价格就必须向铁路票价靠拢,如宝鸡到西安的高速公路客运票价一直执行不到位。另外,客流量的变化,致使上座率变化较大,加上路况、季节变化对客运成本的影响,如果不给经营者一定的自主定价权,一方面客运市场缺乏活力,另一方面经营者也难以经营。

  (三)下放农村班线车型运价管理权限。

  随着国家对城乡“二元”结构的改善,各级各方面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加大,城镇化推进加快,民生工程不断得到提升,农村公交发展加快,这些都使得农村客运市场、运输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多方面、多层次影响着农村公路客运价格的形成。加之,我省南北跨度大,县域经济发展参差不齐,一方面决定了地方政府对公路客运的关注度和资金投入区别较大;另一方面使当地居民消费水平不同,老百姓对出行交通支出的承受力不同。还有山区、平原地理环境不同,致使运输成本差别较大。再有人口分布差别,客流丰歉不均,致使上座率差别较大。如果继续执行全省一价,既违背了政府定价原则,也不能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促进公路客运市场健康发展。

  (四)调整公路客运线路设置思路。

  目前,公路客运线路的设置大多以行政中心(省会城市、县城)为中心,向周边辐射。这样,就造成了近郊主干线上重叠路段增多,跨省、跨市、跨县及农村班线等多条线路上的车辆同时在同一段道路上载客营运,从经营和管理上一方面造成票价混乱,投诉增多;另一方面上座率低,容易形成恶性竞争,导致短途线路经营者难以为继。从节约型社会建设上说,这也是一种浪费。如眉县到槐芽15公里的G310国道上运营的线路有宝鸡、太白、虢镇发往西安、杨凌、周至等地的过往车,还有眉县发往汤峪、青化、槐芽、小法仪的班车共计10多趟,致使短途班线客流量难以保证,营运十分困难。因此,应该积极探索新的道路客运模式,在基层多设一些客运站场,用环线或接力的形式设计班车线路,真正达到方便乘客、利于运营、节约资源之目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