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浅谈农村客运市场管理现状

本文共计300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浅谈农村客运市场管理现状

  一、客运市场价格存在的主要问题

浅谈农村客运市场管理现状

  (一)一线多价矛盾突出。

  一是随着公路客运市场的发展,营运线路细化程度越来越高,重叠路段越来越多、越来越长,致使同一段公路上跑着多条线路、不同营运性质的车辆。其既有农村客运车辆,又有普通客运车辆,还有跨省班线车辆,更有公交车辆。按照现行公路客运价格政策,则会出现多种票价,导致同线路同站点票价不同。差距最大的是农村班线和普通客运票价,现行政策规定下的短途客运燃油附加费超过正常运价,但农村班线没有燃油附加费。这就使得同一条线路上的农村班线票价仅为普通班线票价的一半。在客运市场平稳的情况下,市场会自然形成一个一致的票价。但在节假日等客流剧增时,不同性质的车辆就执行不同的票价,出现一线多价的问题。价格的变动往往引起乘客的不满,带来投诉增多。特别是随着宝鸡市城市规模不断发展,城市区域不断扩大,近郊班线与公交线路重叠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公交由于享受财政补贴和税费优惠政策,加之与公路客运核定乘客原则不同,几乎无载客量限制,致使票价很低。如宝鸡蔡家坡中线与15路公交线路票价问题就比较突出。客运班线宝鸡蔡家坡线路(中线)全程47公里,其中宝鸡至虢镇段共23公里与公交15路同线,但15路(普通车)全程票价2元/人,而客运车辆目前仅燃油附加费就已达3元。这样,客运班线宝鸡虢镇段票价最少也要超过6元/人。宝鸡至观音山、潘家湾、虢镇、县功等郊区线路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二)价格与成本倒挂严重。

  执行新规定八年来,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油料、车辆购置费、保险费、维修费、年折旧费、安全设施设备的投资都有不同程度增加。特别是工资的大幅度增加和核载乘客政策的严格执行,致使营运成本大幅度增加,而客运价格却是8年前制定的。其后虽然有燃油附加费的补偿,但仍远低于成本的增加。这样一来,一方面增加了客运企业的经营困难,另一方面也掣肘着客运价格的管理工作。据对宝鸡市某山区县客运公司调查数据显示,司乘人员工资成倍增长。其月平均工资,2006年驾驶员仅为900元,售票员为400元;2012年分别为3500元、1200元,涨幅分别达到289%和200%。维修费用也大幅度增长,2006年650#半钢轮胎每个320元,国II喷油器每支50元,2012年分别为580元、998元,涨幅分别达到81.25%和189.6%。

  (三)油运联动机制不合理。

  现行燃油附加费以100公里(不足100公里按100公里计算)为计费单位,单位太大,给短途乘客带来不合理负担,造成了客运企业内部的不公平。以中型中级车为例,虢镇凤翔的正常运价(不含2%旅客责任保障金和通行费)为3.5元,而燃油附加费达到3.5元,占运价的100%。而宝鸡陇县的正常运价(上同)为15元,燃油附加费也是3.5元,占运价的23.33%。这既给乘客带来不合理负担,同时也给客运企业内部造成不公平。

  (四)燃油附加费长期游离于票价之外而产生新的矛盾。

  燃油费本来是运输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客运票价的构成之一。燃油附加费是在成品油价格频繁变动的情况下,票价不能及时反映成本变化的权宜之计。而燃油附加费仅反映燃油费的变化,却不能完全反映燃油费变化引起的成本变化。按照省上的规定,燃油附加费不作为票价收入计提客运代理费,等于是把票价的一部分拿出,造成了客运企业内部核算的混乱。还有燃油附加费是什么收入没有明确,对这部分的收入是否计税也没有明确,有的地方征税,有的地方不征税,造成了行业内企业之间的不平等。

  (五)农村班线价格政策不合理。

  目前的农村班线以2006年的油价为基数,按座位进行补贴,农村班线票价不实行油运联动机制,即不收取燃油附加费。从2006年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截止到2012年底(即2006年3月25日与2012年11月16日比较),90#汽油价格每吨累计上涨4125元,0#柴油价格每吨累计上涨3833元,可油料补贴标准基本未作调整。2012年柴油零售价8.00元/升,而2006年柴油零售价格4.26元/升。以每辆车每天耗油30升计算:2006年30升×4.26元/升=127.8元,2012年30升×8元/升=240元,每车每天增加燃油费支出112.2元,即单车每月增加燃油费支出3366元。2011年上半年月均燃油补贴金额为1389元,政府的补贴额只占燃油价格上涨的41.26%,其余58.74%由企业自己负担。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