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风险的管理(第2页)
本文共计319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风险的定量分析。风险的定量分析就是从数值上分析各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对项目的影响程度。
风险量化的方法主要有: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决策分析;蒙特卡洛模拟法等。
通过对风险因素的定性或定量分析,可以制定风险影响矩阵确定风险的等级,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风险进行管理。
3.风险的处理
就是对项目的风险进行控制,包括: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
(1)风险回避:有意识的放弃项目或改变项目目标与行动方案,完全避免特定的损失风险。
(2)风险转移:通过合同或协议,在风险事故一旦发生后将损失的一部分或全部转移到项目以外的第三方。
(3)风险降低:当项目风险不能避免时,可以采取行动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风险后果的不利影响。
(4)风险接受:以自身力量承担风险可能带来的后果或损失。
4.风险的监控
对风险识别、分析、应对全过程的监视和控制。一是在风险事件发生时实施风险管理计划中规定的`应对措施;二是当项目情况发生变化时,及时反馈,重新进行风险识别、分析,确定、实施新的风险应对措施。
加强项目风险管理的措施
很多情况下,我们无法影响和改变宏观的经济、社会环境,只能从企业或项目本身着手来加强项目的风险管理,降低各种不确定性给项目带来的损失。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制定项目风险管理计划
项目计划包括两部分:知道实施计划和控制计划。其中,控制计划又包括风险计划、沟通计划和变更管理计划。凡事预则利,不欲则废。风险管理同样也是这样,要想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就要事先制定风险管理计划。
项目风险管理计划应该在项目计划编制过程就确定,并将其成为项目计划的一部分,以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执行。
风险管理计划将描述在项目各个阶段进行风险管理的所有因素,这些因素一方面涉及到风险识别及分析步骤;另一方面涉及到管理各种风险领域的负责人、项目实施期间跟踪风险的方式、如何执行风险应急措施以及预留的项目风险“应急储备资源”的数量等。
2.完善合同的风险管理工作
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合同风险管理伴随项目的始终,是项目管理的一条主线。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详细研究合同的每一项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否则,其风险将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
3.充分利用“外脑”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由于能力和经验的不足,企业或项目组对项目风险的认识毕竟有限,不能把所有的不确定性都罗列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借助企业外的力量。如果我们懂得利用外界的人力资源,就能大幅度提高项目风险管理的水平。通过利用有关咨询机构和关专家的经验和知识,对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从而提高对项目风险的管理(第2页)。
4.提高项目风险管理者的素质
人是一切的根本,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顺利实现,首要的问题就是提高项目风险管理者的素质,建立一支具有专业知识和高素质的项目管理班子。即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也就是要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项目经理是项目的核心,他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项目风险管理能力的高低,决定着项目的成败。所以要想建立一支由高素质的项目经理领导的项目团队,就要加强对项目经理及其团队成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管理能力,以应对项目的各种可能的风险,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