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风险的管理
本文共计319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项目风险的管理
风险是伴随项目产生的,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很大程度上,项目的成败决定于风险管理的水平。面对项目风险,该怎么管理,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探讨:
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
1.项目风险的概念与特征
有学者将项目风险定义为,项目的风险是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影响后果的联合函数。项目风险的概念应该把握以下三个方面要素:(1)不确定性是风险存在的必要条件。只有对行为产生的未来后果无法事先准确预料时,风险才可能存在。(2)潜在损失是风险存在的充分条件。(3)经济主体是风险成立的基础。风险成立的基础是存在承担行为后果的经济主体,即风险行为人必须是行为后果的实际承担人。
正确认识风险的特征,对于识别和量化风险,加强风险管理、减少损失、圆满实现项目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风险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风险的潜在性。风险往往不显露在表面。正是这种特点,人们才不容易注意到它的存在,才容易在事件发生时受到损失。风险是针对未来的。只有对尚未发生的事件讨论风险才有意义。事件发生后,实际结果一旦产生,风险就不存在了。
(2)风险的客观性。不确定性是客观事物和人类活动发展变化过程所固有的,是不可避免的,并不取决于人们是否意识到。每个项目都具有风险。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认识风险的这种特性,有利于风险管理的目标:把风险尽可能缩减到最小的程度,而不可能将其完全消除。
(3)风险的主观性。不确定性是风险分析者的主观判断,不同的人对风险可能存在不同的看法。这也就意味着不确定性的定量化带有主观性。
(4)风险是实际结果与人们预期目标的负偏离。偏离有正有负,通常正偏离意味着意外收益或风险收益,负偏离意味着意外损失或灾难。一般情况下,人们对意外损失要比意外收益关切的多。负偏离越大,风险越大。
(5)风险的变动性。风险存在与特定的环境中,客观条件或环境是风险的来源和载体,一旦环境或客观条件发生变化,风险的性质、大小、造成的后果等也随之发生变化。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原有的风险可能被消除,同时也可能产生新的风险。
(6)风险的可预见性。只有能够预测发生可能性(哪怕不那么准确)的不确定性才是我们关注的对象。如果不知道威胁来自何方,我们就很难利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去做好充分的防范准备。因此,在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必须尽量减少未知的不确定性,尽量使他们变成已知的不确定性。
2.项目风险管理的内涵
项目风险管理是对风险进行规划、识别、分析、应对(解决)和监控的过程。项目风险管理真正用意并不是要彻底消除风险(尽管这种结果是最理想的,但直到项目完成为止,要达到这种理想状态是十分困难的),而是要提高对风险的认识程度,当它们发生时我们不但不会感到惊讶,而且已经做好了准备。
项目风险管理过程
项目风险管理的一般过程为: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处理和风险监控。如图所示:
1.风险的识别
将项目风险因素进行识别、查找的过程。它是实质性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或称基础。
(1)风险的主要来源。①市场风险,指由于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导致损失的可能性。②技术风险,指高新技术的应用和技术进步使建设项目目标发生损失的可能性。③财产风险,指与项目建设有关的企业和个人所拥有、租赁或使用财产,面临可能被破坏。被损毁以及被盗窃的风险。④责任风险,指承担法律责任后对受损一方进行补偿而使自己蒙受损失的可能性。⑤信用风险,指由于有关行为主体不能做到重合同、守信用而导致目标损失的可能性。
(2)风险识别的方法。主要有:①利用已有的经验。如类推比较法如在企业内建立实施过的项目风险数据库对识别新项目的风险是十分有益的);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等。②利用管理工具。比如:鱼刺图。
2.风险的分析
主要是确定风险因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对项目的影响后果,并确定风险等级。
(1)风险的定性分析。在风险出现的可能性或影响程度难以精确定义时,就采取定性分析的方法。有学者将风险定性分析的步骤归为:①列出所有的风险因素。②将风险因素出现的可能性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分为“极小”、“较小”、“中等”、“较大”、“极大”五个等级。③将风险因素一旦出现对项目产生的影响程度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分为“极小”、“较小”、“中等”、“较大”、“极大”五个等级。④将各识别的风险因素的可能性、影响程度进行归类,以确定风险的风险等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