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文化毕业论文 > 正文

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精选30篇)(第37页)

本文共计8069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6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通过多渠道开展科技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科技教育校园文化氛围。

  3、通过科技教育课程的开发,使科技教育校本化。

  4、通过科技教育带动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具体措施:

  (一)物质文化:

  1、在科技教育经费上,给予充分保证,使每年学校用于科技教育活动的经费都在一万元以上。

  2、统一学校形象标识。由教导处、美术组牵头,广泛征集意见,形成和完善以科技教育为主题的统一的学校各种形象标识,创办学校校报——《蒋小科技》。

  3、将学校的校训、校风、学风等以多种方式在校园内呈现,对内引领师生的教育行为,对外彰显蒋小的教育特色。

  4、在教学楼的走廊和楼梯过道内布置以科技教育为主题的宣传标语和图片;在综合楼开辟一专栏,介绍学校近几年在科技教育方面取得成果;在校园内的主要苗木花卉上悬挂知识小卡片。通过以上措施浓厚学校的科技教育文化氛围。

  5、班级教室的布置兼顾共性与个性,各班师生可根据各自的特点创设不同的风格与追求,但要求3至6年级在黑板报中,必须专门开辟一个“科普角”,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通过班风、学风、教风的建设来体现隐性文化,让教室成为学生表现自我,优化个性的场所。

  6、与区关工委积极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在田径场西南角建一个学生气象观察站。

  7、在校内建设好具有一定水平的科技实验室,配其各种实验器材,开发2-3个校外科技实践基地。

  (二)精神文化:

  1、以“创新实践、全面发展”为核心,对我校的校风、校训、学风作进一步的完善和阐述、并作广泛宣传,使科技教育的理念深入每一个蒋小人心中。

  2、以科技创新大赛为载体,全面发动师生利用好《科学大众》,创作优秀的作品参加比赛。

  3、以校园科技节为载体,开展科技系列活动:中高年级的科普黑板报比赛、科普演讲赛;低年级的科技小报(剪报)比赛;航天科普知识竞赛。

  4、以兴趣小组活动为载体,开办“科幻绘画小组”“科技小组”、“车模组”、“航模小组”“趣味数学小组”等科技兴趣小组,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

  5、以科技实践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参观园艺场、大棚种植等,暑假举行科技夏令营活动。

  6、在课程改革的框架内,坚定不移地走有鲜明特色的课程校本化之路,根据教育总体规划和课程计划,着力抓好科技教育课程的设置、课时安排、人员分工、内容选择等,朝着使科技教育实现校本化实施的方向努力,创造出属于儿童自己的极富个性的新生活,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好的校本化实施过程。

  7、各任课老师在教育中,按照科学课程标准,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家庭、社会的课程资源,注意课程的整合,开展富有各科课程特色的科技教育活动。

  8、通过开展我校申报的镇江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农村小学科技教育校本化研究”的研究,使科技教育带动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9、继续与市科技局保持好协作关系,定期请有关领导和专家来我校指导。

  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22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校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传递给师生一种有形而庄重的正能量,能在无形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要求。为全面落实武昌区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意见,强化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位,现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因地制宜加强学校物质文明建设,形成学校的环境文化;通过开展德育主题月活动,形成学校的行为文化;通过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学校的制度文化;通过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理念,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进一步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模式,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使我校校风、教风、学风有新气象、新面貌,取得阶段性成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