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76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具备较高的知识素养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从事该工作的每一个教育者,都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锻炼,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达到较高的知识水平。具备较高的知识素养是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开展教学管理的最基础的条件。高校教学管理需要教学管理队伍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其范围应包括: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懂得基本的管理学基础知识,广泛吸收和应用与教育管理工作联系密切的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伦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还要熟悉与教学管理工作密切联系的一些辅助知识,例如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美学、思维科学中的语言学、逻辑学,社会科学中的民族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中的数学、统计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计算机操作知识,以适应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树立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崭新形象。

  (四)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

  高校教学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作为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应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主要包括:

  1.能积极调动和有效组织本单位、本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如教务处以及宣传部门等队伍,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开展教学管理工作。

  2.能够在收集、整理各种有效教学信息的基础上,制定计划,并选择时机实施计划,即有较高的决策能力。

  3.能够熟练自如地独立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包括讲座、讨论会、学习会、总结会等,包括设计会场,确定会议程序,主持会议等各方面的能力。

  4.能够运用各种措施,通过民主管理激励被管理者的积极性,自觉地开展思想斗争,实现思想矛盾转化的组织活动能力等。

  (五)具备较强的分析研究能力

  教学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学校管理工作的各方面因素。因此教学管理者要有较强的调查研究。善于接触、观察、交接、分析管理对象和学校环境,做出正确的决断;要有较高的理论研究分析能力,善于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相关管理理论;要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能够运用演绎法、归纳法及科学的思维方法对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并及时上升为理论,指导教学管理的实践活动。

  (六)具备较好的语言

  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实现教学管理目的的重要手段,没有语言的沟通和联系,也就没有教学管理的实践活动。通常地说,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动作语言表达能力三个方面。文字表达能力,即写作能力,能够把教育内容见诸文字,写出文理通畅、思想清晰、生动活泼、请文并茂的文章、总结报告等,还可以通过大众传播内接扩大宣传影像。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即说话的艺术、具备吐字清晰,言辞明白,幽默动听,符合逻辑的口才,通过报告、讲授、座谈等方式说服被管理者。动作也是一种语言,能够使一些不便用口头和文字表达的内容生动形象地传递给受教育者,并能抓住被管理对象的心理,进行示范,引导,增强说服教育的效果。因此,教学管理者要有较高的动作语言表达能力,善于根据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对象,巧妙地运用动作姿势语言,如手势、眼神、面部表情,向被管理者阐明自己的工作意图。

  三、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渠道

  (一)完善选拔机制

  高校在选拔高校教学管理队伍成员时,要严把入口关,坚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要选拔优秀的人才充实到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中来,学校组织、人事、教务管理部门和基层院(系)等相关单位按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岗位任职条件及相关考核程序具体负责选聘工作。选好人后,要进行岗前培训,岗前培训主要是提高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进行管理艺术和方法的培训。

  (二)建立培养机制

  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培养形式大体包括:脱产学习,提高学历层次;在职岗位培训;开展科学研究,提高理论水平;确定指导老师,开展传帮带活动等。要对他们进行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和教学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化辅导与培训。培训主管部门要有计划、分期、分批选送从事教育管理的人员到各级行政管理学院、科研院所、高校进修相关教育管理学知识,提高理论知识素质。有条件的单位、部门还可选送优秀的教学管理者到国外及省外高校访问进修,学习国外及省外其他高校的先进教学管理理论与方法,借鉴新的知识成果,以充实、提高自己,更好地开展管理活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