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财务管理 > 正文

高等院校领导管理者经济责任审计的不足与补缺

本文共计287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高等院校领导管理者经济责任审计的不足与补缺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利用是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监督职能的关键,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高等院校领导管理者经济责任审计的不足与补缺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涉及的经济活动领域越来越宽泛,加强对领导干部经济行为和经济责任的监督已十分必要。高校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的有效途径,是制约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重要举措,是完善领导干部自我约束的内在要求。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可以促使高校干部管理水平的提高,促使干部廉洁勤政,促进高校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1.对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认识不到位

  目前部分高校人员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定位和认识不够充分,主要存在两种普遍性误区:一种认为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干部的监督管理和廉政问题就能够解决,夸大其作用和效果,把对领导干部的考核过多地寄托在经济责任审计上。另一种认为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形式上的审计,淡化低估其积极作用,部分人甚至持消极抵触的态度。有的审计人员也存在畏难思想,繁重的审计任务与薄弱的审计力量对比悬殊,致使审计工作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走过场”的现象出现在个别审计审计项目中,没有把工作深入地开展下去。

  2.忽视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相关管理信息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不可能脱离财务收支审计,但不能混同于财务收支审计。目前经济责任审计多是根据审计对象提供的会计资料、述职报告及其他有关材料界定其经济责任,在审计的定位上不是围绕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及经济活动的绩效情况进行设定,对领导干部在经济决策等方面的重要问题没有开展深入的审计调查,对其遵守财经法规情况没有全面掌握,审计工作大多局限于会计信息,较少关注管理过程中的其他重要信息,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不够深化,达不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应有的高度和层次,审计报告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3.缺乏科学全面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在实践工作中多数高校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事项的范围不够明确,在依据相关规章制度前提下,关注的是经费支出过程中被审计对象是否按照规定进行经费的审批,手续是否合法合规,对经费使用效果如何不做严格的界定,没有一套科学统一的适合不同审计对象的具体量化标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整个审计活动的关键环节和最终权威性结论,由于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缺少操作依据和标准,使得定性把握尺度就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导致审计评价不规范、不明确、不客观,审计结果不能公正地体现。

  4.审计手段和方法相对落后

  目前多数高校没有把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风险审计结合起来,审计方式单一,审计形式是就帐审帐。由于经责审计的内容越来越广泛,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违规手段越来越隐蔽,部分违纪问题不一定在会计资料中反映出来,审计手段局限于传统手工查账方式会导致审计效能低下,不能反映被审计对象任期内履行经济责任的全面情况。

  5.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不能有效运用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利用是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监督职能的关键,一些高校不注重审计结果的分析、总结和利用,对审计结果如何进行反馈缺乏明确的规定,当发现违规情况时,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才能得到相关部门重视。运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机制尚未形成,与审计结果运用有关的部门配合机制还不够完善。经济责任审计时间滞后,“先审后离”的原则没有有效贯彻,审计结果对干部的任用选拔没有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被审计领导干部对审计提出的整改建议实施不够积极,直接影响了审计效能的提高,降低了审计工作的权威性。

  二、加强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

  1.正确认识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