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我国国际私法立法构想可行性论证分析(第2页)

8 次下载 2 页 3457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其四,世界上成熟的国际私法法典模式,为我国法典立法提供成功借鉴。
从《示范法》的立法模式来看,明显属于上述三大流行模式的捷克斯洛伐克模式,本人认为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不甚理想。再有就是立法内容还略显单薄,需加充实。
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司法实践服务的,而司法过程又是一个渐进式的程序,将程序规范纳入到国际私法典,是一个多全之举。在笔者看来,对于大陆法系的三种模式而言,瑞士模式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如内容规范十分完备:不仅规定了适用法律的一般规则与具体规则,而且还规定了国际民商事管辖权、外国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国际破产与国际仲裁等内容;体系结构严谨缜密;方便司法机关操作,精细明确。它是中国国际私法立法的最佳参考模式。但也不是金科玉律,应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发展。
结  语
我国国际私法立法有着光荣的历史,早在唐朝《永徽律》中就有关于“化外人”的法律适用规定,近代更有民国1918年《法律适用条例》作为世界上颁布成文国际私法典的实例。而在中国国际经济政治地位不断上升,对外贸易与日俱增,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的今天,没有理由在国际私法立法上继续落后,中国亟需一部完备的国际私法法典。

参考文献
[1][英]诺塞琳•希金斯.变迁的国际体制中之国际法[J].外国法译评,2000,(3).
[2]丁伟.世纪之交中国国际私法立法回顾与展望[J].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1,(3).
[3]王中美.入世与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完善[J].中州学刊,2002,(2).
[4]刘仁山.国际私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5]黄进,刘卫翔.当代国际私法问题[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6]石蕾.国际私法立法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2.
[7]赵相林,杜新丽.中国国际私法立法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8]韩德培.国际私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9]刘仁山,徐伟功.中国国际私法学会2000年年会综述[J].法商研究,2000,(6).
[10]林燕平.对我国国际私法司法解释现象的法理分析[J].法学,2000,(5).
[11]齐霞.试析我国国际私法的立法[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6).
[12]杜瑞平.简论中国国际私法立法[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6(2).
[13]董世闻.从国际私法价值取向的变迁看国际私法发展趋势[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3).
[14]李双元.中国与国际私法统一化进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15]杜涛.国际私法的现代化进程——中外国际私法改革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6]徐崇利.规则与方法—欧美国际私法立法改革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法商研究,2001,(2).
[17]屈广清,王淑敏,贾舜宁.海牙《协议选择法院公约》对中国国际私法立法的启示[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18]赵胜,张娟.浅析入世后中国国际私法的未来走向—兼论《中国国际私法示范法》[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4).
[19]张玉友.浅谈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取向[J].大理学院报,2005,4(增刊).
[20]徐伟功.中国国际私法典体系结构初探[J].法商研究,2005,(2).
[21]韩德培.国际私法问题专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2]黄世席,魏增产.全球化时代中国国际私法立法若干问题之探讨[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34(4).
[23]肖永平.中国国际私法立法体系初探[J].法学评论(双月刊),1995,(5).
[24]徐伟功.中国国际私法立法的理想与现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第九编评析[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
[25]徐伟功.中国国际私法立法模式的探讨—从我国民法草案第九编谈起[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0(4).
[26]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私法示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