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汉语言文化对英语学习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本文共计367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试论汉语言文化对英语学习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的外语教学长期处于“费时低效”状态。究其原因, 主要原因之一是学生受汉语和汉文化的影响导致此状态的发生。为了摆脱它们给英语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的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消除这些影响,引导学生识别汉英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汉语言文化; 英语教学;负面影响
长期以来, 我国的外语教学, 包括中学和大学的外语教学, 总是处于混混沌沌的状态,究其原因, 当然是多方面的。
一、汉语言文化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在英语教学中的我们发现: 我们的学生受中国文化(包括语言) 的影响极深,学来学去, 总是跳不出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概括起来, 我认为有以下两方面的影响:
(一)汉语言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心理语言学告诉我们: 在外语学习中, 母语的干扰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是相当深远的。中国人开始学习外语的年龄, 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大多数也是在初中阶段, 即12 - 13 岁以后。根据母语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的理论, 我们还知道: 一切正常人到5 - 6 岁时, 其母语能力已基本上达到本族语的水平, 即获得母语的能力。由此可知, 一个5 -6 岁的学龄前儿童对母语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就已经相当成熟,随着年龄的增长, 生活在本族语环境中的青少年在本族文化(当然也包括语言) 的熏陶之下, 其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就会具有本族文化的特征。所以,教育心理学告诫我们: 如何利用本族语的正迁移并克服其干扰, 是外语教学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语言心理学也提醒我们: 成人学习外语最喜欢拿已知的语言事实去类推(中学生也很喜欢这样) ,因此, 必须注意防止干扰。显然, 这里说的“类推”就是受头脑中固有的本族语的影响。比如把“看书、看报”(read) 和“看见某人” (see) 等同起来或混淆起来, 等等, 都是受本族语影响的典型。
(二)汉文化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在中国,英语只是一门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所以在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中国的文化难免会对英语学习有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小写的英语单词“china”指的是“瓷器”,而大写的 “china”就代表“中国”。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英语单词,却充分印证了汉语言文化的辉煌历史及其对英语产生的影响。学生把“像头蠢猪”译成as stupid as a pig , 从字面上看并无不对,只是西方人对pig 有所偏爱(有些美国人把它当宠物) , 把某人比作“蠢猪”时, 他们却说as stupid as a donkey (an ass) 。又比如He works like a dog , 学生的文字翻译也没有错, 错就错在没有理解dog 的本意。须知,西方人对dog 非常钟爱, 在许多情况下用作褒义。这句话实际上是对一个人工作的极大肯定。从以上几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 学生犯错误不在语言本身, 而在文化上, 因为中国人经常以自己的文化心态和行为方式来衡量西方人的文化内涵。我们所说的文化, 当然既指物质的东西, 也指非物质的东西。我这里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非物质的东西。这里, 我们不妨重温一下我国着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关于翻译的论述。他曾说: “译文必须为纯粹之中文, 无生硬拗口之病, 又能朗朗上口, 求音节和谐”。傅雷先生的论述, 也正是告诫我们要注意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二、消除汉语言文化对英语教学负面影响的对策
通过前面的分析, 我们明白了产生问题的原因, ,从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英语学习中要避免和减少翻译上的错误, 就要弄清汉语和英语、汉文化和英美文化的差异, 包括形式和内涵上的差异, 就是要尽量摆脱汉语言及汉文化给人们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比较英汉语言, 避免生搬硬套
我们知道, 语言的一个显着特征是它的民族性, 即任何一个民族语言无不具有自己的明显特性。这不仅表现在它的结构上, 更主要的是在它的内涵上。汉语和英语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在结构上, 汉语句子重意合,英语句子重形合, 即汉语的意义可以不靠语法制约, 而靠词序和语义的变化来决定; 而英语则强调语法规则的制约, 注重结构形式的完整和逻辑的合理。比如, 中国人说“放学了”, “下雪了” 句子无主语, 但句义非常明白。英语则要说“let’s dismiss. ”“ It is snowing. ”句子结构很完整。又如汉语没有时态、语态、动词谓语第三人称单数、名词单复数等语法变化, 而英语则有严格的语法条文。汉语与英语的词序也不同, 比如汉语的定语在前, 中心语在后; 英语恰好相反, 在许多情况下, 中心语在前,定语在后, 即英语中的后置定语, 包括词、短语和句子。再说英汉两种语言所用的词汇也并不都是等值的(equivalent) , 即词汇的内涵也有极大的差别。举个简单的例子here you are.并不等于中国人说的“你在这儿”,而是“给你”的意思。英美人下午见面说Good afternoon , 而中国人并不说“下午好”或“午安”。此类句子在汉英语言中比比皆是, 不胜枚举。又比如王宗炎先生出版的《当代英语习语大词典》(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的《序》里所举的例子: the name of the game 并不是“游戏的名称”, 而是“主要意思, 确切意义”; the order of the day 并不是“当天的程序”, 而是“现时流行的风气”,等等。北师大的钱瑗教授也提出, 词汇教学有三个重点, 即词汇搭配(collocation) 、语境( context) 和蕴涵意义( connotation )(或曰词汇教学的三个“C”) , 而核心应该是collocation。对于词汇搭配, 对于惯用习语,我们就是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和耐性, 一个一个比较, 一个一个吸收, 千万不能硬套。


浅谈初中音乐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
如何合理安排技校学生的一堂课的教育理论论文
语文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措施探讨论文
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网站推广的作用
浅谈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精选12篇)
浅谈教育技术对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
浅谈成人教育的作用
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制动问题
电力信息化应用中产生的问题
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管理MPA论文范文
分析国际市场下的国际运输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实践策略
服务预售及其实施策略探究
BSC下的高校绩效管理研究
民族音乐在音乐艺术中的作用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秘书的说话艺术
英语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莱辛文学作品中的象征符号文学论文
浅谈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