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第2页)
本文共计366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3.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论述企业营运能力的含义与内容,由于企业营运能力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所以我们要全面的了解企业营运能力包括哪些方面。然后论述企业营运能力的目的和意义,通过企业营运能力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在资产营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评价企业资产运用的效率,可以弥补盈利能力分析和偿债能力分析对企业财务分析的不足。企业营运能力有助于企业判断企业财务的安全性;有利于企业管理层作出科学的管理方案;有利于使企业的现有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用尽可能少的资源占用和尽可能短的周转时间,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实现企业更多地销售收入。
第二部分主要写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指标。影响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指标主要有五种,它们是总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笔者将对这些指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进行详细的论述,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企业营运能力。企业营运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资产的周转速度。一般来说,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则资产营运能力越强;反之,营运能力就越差。所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就应该加速企业总资产的周转速度。这样就可以缩短企业从采购到销售收现的时间,使得企业资产转化为现金的能力增强,这样就可以使企业的偿债能力加强,避免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第三部分主要针对酒鬼酒企业的进行论述。首先写酒鬼酒企业的简介,详细了解酒鬼酒企业的基本情况。然后通过酒鬼酒近二年的财务报表找到营运能力分析所需要的数据,比如企业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总资产、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应收账款和存货。通过这些数据分别算出酒鬼酒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再对每年的周转率进行画图比较,分析每年的比率变化情况。
第四部分主要对酒鬼酒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企业营运能力分析数据来源存在不足。(2)企业营运能力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被企业管理存重视。(3)企业营运能力在财务分析中的地位被淡化。(4)资产配置不合理。(5)经营策略不合理。
第五部分主要写酒鬼酒企业营运能力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1)合理规划存货的资金使用量。(2)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3)建立企业合理的信用政策,建立信用管理体系(4)将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作为财务指标的核心指标。(5)做好财务预警,进行适时监控。
第六部分是结束语。
4.完成论文的条件、方法及措施,包括实验设计、调研计划、资料收集、参考文献等内容。
为了完成论文,本人在潘求丰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从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中国知网、维普资讯、巨潮网、新浪财经等网站上下载相关文献和企业财务数据,并认真研读,从而保证论文材料的适用性、全面性和真实性。在此次论文设计过程中,也充分借鉴了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了解了有关该研究课题的最新动态,并从中得到有意的启发和指导。
研究时间安排如下:
20XX年4月—5月确定选题、收集相关资料。
20XX年5月—6月撰写开题报告与开题。
20XX年6月—7月收集资料,开展研究,形成写作提纲。
20XX年7月—9月深入研究,形成论文初稿。
20XX年10月完成二稿。
20XX年11月定稿。
参考文献:
[1]陈俊.企业营运能力指标分析及评价[J].会计之友(上月刊),2006,(06).
[2]吴平.从资产负债表看企业的营运能力[J].安徽建筑,2009,(02).
[3]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4]王杨.关于企业营运能力分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2,(03).
[5]黄娟莉.基于财务比率的企业营运能力分析[J].现代商业,2011,(08).
[6]王忠帅,张运建.浅谈企业营运能力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1,(11).
[7]彭艳萍.试论企业财务状况对企业营运能力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2009,(10).
[8]张先治,陈友邦.财务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高精度正弦全自动激励信号源的设计与实现
知识运筹与工业设计
浅析高校建筑工程力学课程教改实践论文
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中的工程技术应用
空气污染的危害
测绘工程技术在矿山测量的应用
汽车尾气污染调查报告
浅谈银行保函
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分析-室内空气污染
有关防治汽车尾气污染的主要对策思考
中年段非连续性课堂教学探究的教育论文
关于提升农村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语文策略的教育理论论文
教育财政投入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浅谈突出战略地位发展基础教育
论专科体育系排球考评内容的改革
优点和缺点周记
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要素和提升途径论文
谈小学数学教学课程内容的特点
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