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局限性及完善对策(第2页)
本文共计406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现代企业制度是1种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和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产权清晰是法人制度所要解决的问题;权责明确是组织制度所要解决的问题;管理科学是管理制度所要解决的问题;而政企分开则是这3方面的基础和前提,体现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各个环节上。因此,现代企业制度是统1的整体,3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缺1不可。
(2)现代企业制度对内部审计提出的特殊要求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得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越来越重要,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独立的经济监督部门,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1样担负着审查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真实性的责任。由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在力量、范围上的局限性,所以对大多数企业而言,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主要靠内部审计来进行审查。对投资各方资产是否保值增值的审计是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的主要内容。内部审计在进行审计时,由于只对本企业因而可以审计得更为具体和详尽。除对企业利润分配合理性进行审查,确保投资各方利益不受损失外,内部审计还应对企业资产的安全和使用的效益状况进行审计,并对查出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确保企业资产及权益不受侵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要求企业内部审计部门,1是要切实加强财务收支审计,检查企业遵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情况,检查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并帮助会计人员处理1些技术问题;2是要广泛开展内部控制制度审计,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以实现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科学化;3是要搞好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明确和强化经营者责任,奖优罚劣,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激励;4是大力开展经济效益审计,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状况和影响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进行审查、分析和评价,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促使企业改进和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3)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要达到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目标,企业在合法经营、平等竞争的基础上,关心企业安全和发展的动力会逐步转变为来自企业内部。审计作为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超脱了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之外的企业的监督评价系统,本身就是改革的配套措施。强化审计监督,是保障和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客观需要,也是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
1、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决定现代企业必须加强内部审计。现代企业的1个基本特点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产生了委托和受托代理关系。产权所有人将财产托付给企业经营者,企业就取得了法人财产权,企业法人享有财产的占有、使用和部分的处分权,但同时又承担了使资产保值增值的义务,即负有受托经济责任。所有者为了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必须加强管理和监督,而加强内部审计正是1种必要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