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通用6篇)(第2页)
本文共计956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 合同交底的具体实施
(一) 认真分析合同内容,做到心中有底。合同交底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合同概况、工程概况、价格组成、工期、质量目标、工程款的支付、变更索赔、工程资料、职责范围、现场管理等内容,同时对合同履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应注意的问题等也应进行全方位的交底。有条件的还得邀请法律顾问一同参与,从法律的角度分析合同文本内容、在施工工程中如何正确履约,确保自身的权益,避免今后的经济纠纷等发生。
(二) 召开专题分析会议,及时制定对策措施.细致、全面的交底之后,根据我们的实践,要求项目部和部分按各自的管理职责系统仔细研究合同,反复推敲每一则条款、条文、细则,包括若干次询标过程的往来函件等,找出合同中存在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难题,针对这些问题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分析,结合多年的施工管理经验和教训,研究对策,制定措施。
(三) 职责明确落实到人,充分发挥个人积极性。施工管理是否到位、成本控制是否有效、经济效益是否良好,关键在于过程的控制,而过程的控制,关键在于全员的参与。除了一同参与合同交底、专题分析之外,根据每个成员岗位职责的要求,将具体的工作落实到每个人,每个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直接与业务考核、项目效益的评估紧密挂钩。这样不仅提高了施工人员的管理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工作积极性,而且还将带动整个项目甚至公司逐步实现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向系统管理模式的改变。
合同是工程施工的依据,合同管理是一项持续的、贯穿于施工过程始终的重要工作。交底只是合同管理中的一部分内容,但却是更好地履行合同,获得利润最大化的关键所在,也是项目部作好降本增效工作的源头所在。尽管施工过程中将会面临许多新问题、新困难,但它毕竟以强化合同管理、实现项目成本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总结为终端。面对市场激烈竞争、普遍压价让利的局面,境外项目、合资项目的大量开发,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加强学习,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准确掌握和运用国内国际建筑市场的游戏规则,才能以不变应万变,适应不同业主、监理的要求,赢得市场。
浅谈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篇3
什么是合同管理?有的人将合同的订立视为合同管理、有的人将合同管理视为合同文件管理、有的人将加盖印章行为视为合同管理、也有的人将审查合同视为合同管理,这些观点都是片面的,不利于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合同管理是指以实现合同价值为目的,以合同为管理对象,依照法律、法规等规定,在合同从准备、谈判、订立、生效、履行、变更、解除、争议解决、终止直至立卷归档整个过程的管理行为。其可分为三个部分:事前管理(合同书形成过程)、事中管理(合同履行过程)和事后管理(如合同不适当履行时,违约责任的处理等)。
我公司的合同文书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商业合同(信托和固有业务涉及的法律文件),一类是劳动合同(不在讨论范围)。合同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及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使得合同日常管理难免存在疏漏和不畅,了解和分析现行的合同审查流程和管理职责有助于合同管理制度的规范化,有助于合规建设的推进和合规文化的建立。通过对合同审查工作的总结和分析,发现并提出存在的下列四个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合同管理的模式问题
通常情况下,多数公司的合同管理模式一般采用公司法律事务管理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和各业务部门(合同承办部门)分级管理的模式。法律事务管理部门作为合同的统一管理部门,对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负有规范、监督、检查和指导的职责:如审查合同文本的合法合规性;获得业务部门所有合同台帐和履约情况统计报告以便用于监督和检查;有权在第一时间获得公司内部和外部自查和他查反馈的意见并提出整改建议;具有和业务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及外聘专家就合同审查事项进行沟通的权利等等。但目前公司合同管理并没有实行正真的合同归口管理,法律事务管理部门无法掌握合同履约情况,法律事务管理部门、业务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及外聘专家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合同管理模式为粗放式管理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