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市场营销 > 正文

基于高职医药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11 次下载 3 页 3490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基于高职医药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高职医药营销专业是培养具备医药知识和营销管理等职业技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科课程体系建设中,应当以实践技能提升为教学主线,开展实践教学模式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将从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实训教学设施和基地建设,以及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方面来进行。

基于高职医药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医药营销

  医药行业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健康产业,而医药营销是医药产业在流通渠道终端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医疗卫生事业改革进程的深入,对于医药营销管理人才需求量必将日益增长。但是社会上对于医药营销管理人才的基本素质、职业技能和业务能力的要求也提出更高要求。

  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的医药人才质量与社会用人单位对岗位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常常出现社会急需医药专业人才,但是高校培养的学生却不能满足企业需要的现象。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够,岗位操作技能不足,不能完全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企业实际岗位的要求。由此可见,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教学训练在高职医药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性。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往往出现理论空洞、实践不足、技能匮乏,无法与社会企业的用人要求相衔接。因此,构建一个适应社会需要,能培养学生实际业务技能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就成为关键。

  一、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医药营销专业是培养具有医药、营销管理等方面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够在医药生产、流通企业从事一线营销、职能管理、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校企衔接、订单培养是构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新培养模式理念的指导下,调整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是高职医药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主导任务。

  高职医药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该在调查研究医药企业岗位设置和职业要求的基础上,以就业市场需求和学生素质能力提升为导向,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培养,使学生完全能胜任岗位职业要求。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应当优化整体教学内容,以医药学专业课程为基础,减少基础化学等内容,增加具体岗位操作课程和营销实战技能课程,比如药品储存与陈列、药品推销实务等。同时参照职业资格和职称考试内容为标准,将涉及考试内容等纳入课程体系中来,为学生取得岗位资格和专业职称提供必要基础。依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通过广泛的企业市场调研,采纳行业企业岗位设置标准,积极吸收医药企业用人单位人员参与课程研究、设计与开发,以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医药营销实践教学课程新体系。

  二、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建设

  (1)课堂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知识灌输和应试教育为主要任务的传统教学理念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的职业教育要求,本身也无法适合社会对职业岗位培养的具体要求。同时在目前高职培养教育中,仍就有照搬本科学历教学的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等现象,这和高职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不相一致。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是市场化教育的必然趋势。在现代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融“教、学、做”于一体,体现教学中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和职业性。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可以选择形式有多种多样,可以有项目任务法、案例讨论法、模拟销售教学法,甚至可以将课堂搬到企业生产经营第一线。总之,课堂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就是要坚持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中心,以市场岗位标准要求为任务,真正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的特色。

  (2)实训室建设与企业实践活动

  教学模拟实训是高职医药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一环。为了增强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掌握,提高学生职业实践能力,应当创建“模拟药房”等相关药品实训中心,以强化学生对相关职业技能的锻炼和提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