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思想与企业文化软实力(第2页)
6 次下载 2 页 2571 字【 字体:大 中 小 】
而“和”则不同,“和”是不同事物的相成相济,相克相生,是多样性、差异性的统一。它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矛盾发展的'协调、统一或一致,表现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上,就是“君臣”互补,领导与属员相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同形成“群言堂”。
三、“仁民爱物”、“天人合一”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天人合一、仁民爱物”是儒家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儒家看来,人与自然不是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处及共生共荣的关系。强调“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即万物的生长都有一定的时节。人的活动只有按天时办事,才能获得物质生活资料,反对掠夺式开发。后来,北宋着名儒学家张载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儒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与万物应该同等看待。这体现了儒家的生态经济伦理观——人应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企业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细胞,其生存与发展必须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可以从儒家生态经济伦理中吸取丰富的文化因子,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树立起认知自然、尊重自然、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的伦理观,科学规划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协调好企业与社会、企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把企业的现实利益同人类的长远利益统一起来。做到既要不断推动企业经济发展,又要注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既要树立“天人合一”的伦理观,按照生态伦理学的道德标准,使企业活动限制在生态许可的承载能力范围内,保护生物圈,实现企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协调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企业与企业的动态平衡与系统协调。价值观就是让企业尽快改变狂热追求增长、追求产值、追求GDP,无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状况,改变以大量能源和资源的损耗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确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建立符合环境观念的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加强循环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及生命保障系统,保证可更新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创业教育论文
谈谈企业管理中薪酬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企业人力会计计量核算管理会计毕业论文
连锁企业采购管理探讨论文
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及管理论文
如何通过价值网络管理创造商业企业竞争优势论文
新时期企业管理会计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价值链视角下企业会计管理探讨论文
销售薪酬绩效方案
试论高校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
浅析财务战略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试论为了绩效再造薪酬体系
全面预算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通用10篇)
对专属薪酬特区的重要性研究
论绩效考核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关于薪酬管理的重要性
论企业管理中的绩效管理模式
薪酬治理的重要性
北方批发市场蔬菜营销模式与价格悬殊论文
体育环境下市场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