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探究性课堂的构建探讨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53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共同探究
1、分式通分的概念
教师可以让学生由分数通分的概念类比归纳出分式通分的概念: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不改变分式的值,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化成同分母的分式,这种变形叫做分式的通分。
2、分式通分的方法和步骤
例:求分式的公分母。
几名同学回答得都不对,教师引导:要想确定公分母,需从分母中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这两方面进行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最后相互补充得出:对于三个分式的分母中的.系数3、6、9,取其最小公倍数18;对于三个分式的分母中的字母,字母x为底的幂的因式,取其最高次幂x3,字母y为底的幂的因式,取其最高次幂y4,再取其字母z,所以三个分式的公分母为18x3y4z。
例:求分式和的公分母。
此时,学生无思路,自行探究失败。教师引导:要想确定公分母,先把这两个分式的分母中的多项式进行分解因式。
学生茅塞顿开,动手操作:4-2x=-2(x-2),x2-4=(x+2)(x-2),把这两个分式的分母中所有的因式都取到,其中,系数取正数,取它的积2(x+2)(x-2)就是它的公分母。
在这一环节,课堂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分组讨论探究通分的意义和方法,培养了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
3、巩固提高,达成反馈
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巩固性练习。教师在学生自己思考,解出各自的答案后,给出正确的答案,让学生根据正确答案和自己的答案进行对比和纠正。
总之,笔者对探究性教学模式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和开展作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但由于自己理论水平有限,对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刚刚起步,还不够全面、不够成熟,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1】姜艳芳,关于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若干因素的探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8)
【2】张宇清,刘同军,“探究——主体参与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与实践[J],山东教育,2004,(17)
【3】陈建明,初中数学创新教学的实践和认识[J],宁波大学学报,2002,(8)


知识运筹与工业设计
浅析高校建筑工程力学课程教改实践论文
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中的工程技术应用
空气污染的危害
测绘工程技术在矿山测量的应用
汽车尾气污染调查报告
浅谈银行保函
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分析-室内空气污染
有关防治汽车尾气污染的主要对策思考
中年段非连续性课堂教学探究的教育论文
关于提升农村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语文策略的教育理论论文
教育财政投入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浅谈突出战略地位发展基础教育
论专科体育系排球考评内容的改革
优点和缺点周记
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要素和提升途径论文
谈小学数学教学课程内容的特点
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论国有保险公司战略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