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开题报告 > 正文

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第3页)

本文共计615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5、紧接着,通过道路的追溯,在此就达到了本论文的一个终点:《爱弥儿》在卢梭思想中的大成位置。不过,对于这一教化——改善方案,卢梭本人已有清醒的认识:它在文明社会中可能的凄凉遭遇。这认识真切地反映在《爱弥儿》的结尾和《一个孤独的漫步者的梦》里;

  6、最后,需要解读的是,《爱弥儿》的现代地位折射出的乃是现代性的朝向和精神。卢梭呈现在这条道路上的思想,虽然是以对现代性的清醒批判起始的,但是,无论是在误解还是正解的情况下,卢梭都急剧地推进了现代社会的进程,根本原因在于,在“现代性”乃是对人之存在的前无古人的关注之意义上,卢梭本质上就是一个现代性思想家。

  (二)本文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可简单表示为:

  五、写作提纲

  摘要 6-9

  Abstract 9-12

  序言:卢梭何以能够显现? 13-16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16-32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背景 16-17

  第二节 研究综述 17-28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28-30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创新 30-32

  第二章 爱弥儿之师:卢梭是谁? 32-50

  第一节 家庭之化育 32-38

  第二节 日内瓦与卢梭的共和理想 38-41

  第三节 失败的教师与父亲 41-44

  第四节 作为申辩的《忏悔录》:另一部教育文本 44-50

  第三章 科学时代中的“人”:《爱弥儿》立身时代的教化 50-69

  第一节 《论科学与艺术》的由来 50-53

  第二节 知识进步与风俗改良的隐喻 53-56

  第三节 从形而上学与宗教脱离而出的人之尊严 56-59

  第四节 科学之本质 59-62

  第五节 科学的六种败坏 62-69

  第四章 自然教育的起源:《爱弥儿》的“自然状态” 69-103

  第一节 《论不平等》的由来 70-73

  第二节 自然法 73-76

  第三节 卢梭的人类学研究 76-80

  第四节 自然状态与自然教育 80-97

  第五节 文明教化的诞生 97-103

  第五章 通向自由之路:《爱弥儿》的公民教育 103-119

  第一节 《社会契约论》的地位 103-106

  第二节 教育的两种来源:自然与社会 106-109

  第三节 社会中的野蛮人:自然人与公民 109-112

  第四节 自由与公意:道德、法律及宗教 112-119

  第六章 现代性方案:作为拯救之道的《爱弥儿》 119-137

  第一节 法国大革命里的卢梭 119-123

  第二节 谁是爱弥儿? 123-126

  第三节 卢梭思想体系的终点:《爱弥儿》 126-128

  第四节 拯救之道:人性本善对人性本恶的制衡 128-132

  第五节 《爱弥儿》的结局:《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 132-137

  第七章 结语:卢梭·教育·现代性 137-147

  第一节 《爱弥儿》的现代道路 137-140

  第二节 失落的教育:《爱弥儿》的湮没 140-142

  第三节 卢梭:一个转折的现代性 142-147

  参考文献 147-15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152-153

  致谢 153

  六、本文研究进展(略)

  七、目前已经阅读的主要文献

  [1]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2]卢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3]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卢梭.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6]卢梭.忏悔录[M].范希衡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7]卢梭.新爱洛漪丝[M].伊信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8]卢梭.卢梭评判让-雅克:对话录[M].袁树仁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9]卢梭.政治制度论[M].崇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3.

  [10]卢梭.致达朗贝尔的信[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11]卢梭.政治经济学[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12]卢梭.致博蒙书[M].吴雅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

  [13]卢梭.植物学通信[M].熊姣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