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财务管理 > 正文

谈会计审计风险与信息化审计策略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54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信息化审计工作开展的策略途径

  3.1注重科学审计

  企业开展会计审计工作,政府一定要对该行业制定完善的标准和行业准则,促进其发展。

  第一步,要对审计工作人员的态度进行正确积极的引导,正确的对待信息化下审计工作的开展。比如,要定期对审计工作开展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不仅提升他们的专业审计技能,也要提升他们的科学审计态度,能够在审计的时候,科学开展,主动开展。

  第二步,要对审计工作的开展制定标准化的流程,明确责任划分,充分使用信息化技术,开展符合时代要求的审计工作。比如,在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信息统计、分析功能,将人工繁琐的工作转化为自动化处理,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第三步,要建立监督制度,保证审计工作开展的客观和准确,避免出现各种违规的现象。比如,可以从企业内部的各级工作人员中抽调人员,建立监督小组,对审计工作的开展进行有效的监督,保证审计的质量。

  3.2提升人才素质

  开展信息化审计工作,高素质的人才是保障。

  首先,在开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专业财务知识的培训,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审计能力。比如,企业可以将财务管理工作和审计工作作为一个培训的系统进行长期的开展,并对该系统建立完整的计划,从新人到岗培训开始,从专业技能培训、思想态度培训等内容的专业培训中,建立完善的要求,提升人员能力。

  其次,还要开展计算机使用技术培训,提升从业人员信息化技术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工作人员要对计算机的实用技术非常熟练,比如审计工作中经常用的软件知识、Excel表格知识等计算机技术,进行不断的技术提升。

  最后,还可以通过与专业院校的合作,将优秀的人才补充到会计审计工作中,提升整体队伍素质。

  3.3提高风险意识

  审计工作的开展是有一定风险的。面对充满诱惑的金融市场,我国的审计工作频频出错。在信息化审计工作的开展中,一定要提高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并对企业内部的'财务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的教育,提高企业内部相关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法律意识,从而可以主动避免诱惑,做到正确地开展审计。

  比如,在某次企业开展的审计工作中,存在有工作疏忽的员工对此次审计工作存有胆怯的心理,故意在生活中进行各种诱惑,对审计人员进行物质、精神上的引诱,更加深了审计工作人员的注意,开展工作更高效,从而及时发现工作上的大漏洞,避免了企业的资金损失,发挥出审计工作的良好作用。

  3.4注重信息运用

  目前的市场竞争严峻,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增多,在信息化审计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先进技术的有效运用。比如,在企业内部开展审计工作,要对计算机硬件进行定期的监测,保证计算机正常使用,不能出现病毒等,影响数据准确。并且,在对计算机硬件进行维护保养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各种硬盘的容量、显示屏的分辨率、电源线、接头等相关的设备进行完善的保养,还要注意计算机工作所处的环境温度、湿度等,保证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完好无损,状态良好。

  另外,要对各种软件进行及时更新,保证提供的服务是准确的、高效的。比如,要及时对现有的审计工作中使用的各种软件进行病毒检测,及时发现漏洞,进行修补,保证现有的软件正常使用。还要不断地关注相关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演出来的各种新软件进行测试使用,对更高效、更稳定的新软件在检测成功之后,及时用到审计工作中,保障审计工作信息技术的先进性、科技性、高效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会计审计工作开展中,误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可以通过制定标准、定期检查、完善控制等措施来进行规避;在信息化审计的开展中,通过注重科学审计、提升人员素质、提高风险意识和注重信息运用来进行创新发展。总之,在开展审计工作中,要注重各方面的影响作用,进行与时俱进的开展。

  5、参考文献

  [1]齐鹏飞.会计审计风险因素与信息化审计对策探究[J].纳税,2019,13(35):125.

  [2]赵春飞.会计审计风险因素与信息化审计策略研究[J].纳税,2019,13(16):13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