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国家形象与北京奥运会的文化传播论文(第4页)
本文共计658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总之,北京奥运会的文化传播抓住“以人为本”这一根本,注意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个人与整体的融合、民族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融合,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的生命和谐,就能为树立和谐中国的国家形象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序经.文化学概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27.
[2]董小英等.奥运会与国家形象:国外媒体对四个奥运举办城市的报道主题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5,(2).
[3]管文虎等.国家形象论[M].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23.
[4]程曼丽.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J].国际新闻界,2007,(3).
[5]萨拉·迪基.人类学及其对大众传媒研究的贡献[A].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人类学的趋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41.
[6]冯霞等.北京奥运文化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J].北京社会科学,2007,(4).

论文客服 微信扫一扫

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