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谈谈班主任的“后进生”教育工作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17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真诚理解是尊重的具体表现,真诚使学生感到自身的价值所在,也感到自尊自爱受到肯定,并由此增强自我改变的信心与勇气。真诚一直被认为是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要素,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真诚,学生就不可能真正信任教师。《学习的革命》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生会了自爱。所以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对促后进生转变尤为重要。

  三、教师要实施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

  1、大力提高赞许度,展示自我价值

  有些学生由于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往往会很自卑,从而封闭自己。教师必须挖掘其身上哪怕是一个闪光点,提高对他的赞许度,就会使其有健康的心理,从而消除情绪干扰,并在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取得良好的适应。

  一些学生常会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如别人而产生过分的焦虑。他们有时会怀疑自己的智力,甚至感到前途无望,特别是女学生想法更多。我们一方面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只要成绩有提高,即使学生成绩在班级仍不理想,也予以全班表扬,并请进步显著的学生介绍经验。这使他们看到了自己的能力,也使基础差的学生有了切合实际的努力目标。学生因此放下了思想包袱,缓解了紧张情绪,在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不断感受到自我提高。这种自我提高又促进了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解决问题,形成良性循环。

  班主任想方设法尽可能为他们多提供实践机会,提高后进生在班级的地位。如把板报等安排给他们完成,任命他们做小组长等,同时经常召开主题班会、辨论会,就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2、实施目标式管理,循序渐进转化

  一个“后进生”的形成,一方面可能是由先天素质影响,但更主要的是由于在教育中使用方法不当,使其离教育目标越来越远。

  从管理学来说,合理的目标,不但有引导作用,而且具有激励作用。目标的实现会给人带来成就感,增强自信心等一系列积极作用。美国著名的行为学家奥德弗研究表明,人在较低的层次需要得到较多的满足,对较高层次的需要就渴望满足。给“后进生”的目标要有针对性、具体性,难易度要适中。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自己制定目标,使其对所设置目标乐意接受,并为实现目标而奋斗。对他们取得的成绩,要及时给予肯定,分析取得成绩的原因。通过让“后进生”实现一系列较低层次目标后,必定会激发“后进生”向更高的目标冲击,从后达到转化的目的。

  3、及时与家长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教师发现学生不良行为或某个问题多次教育效果不明显或面临棘手问题等,及时向家长反映,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并请学生和家长及时反馈学生家里的情况,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增强教师工作的准确性和针对性,遏制不良因素蔓延。这样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和师生之间,以及父母子女之间的感情交融,互相支持,为学生创造成长的情感条件。

  “要关怀一个人首先就要去了解他,而要了解一个人,则必须进入其情绪和思想领域中去,以他的眼光去看他的世界,以他的心情去体会他的心情,而且,也以他的思想来推理他的一切。”“后进生”的转变是一个复杂、艰难的过程。教育时,要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加以适当的要求,千万不可操之过急。教师要凭自己的爱心,去耐心地影响教育他们,使他们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有正确的认识,能引以为鉴。同时教师应更新观念,如果每一位教师都真正认识到“后进生”不仅大有希望甚至有更大的教育潜能,有可能成为更好的学生,那么他必须能够从内心接纳“后进生”,进而外化为一种积极的关注和期待,推动“后进生”的进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