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对偶的作用解析(第2页)

本文共计817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又能够把对偶分为严式对偶和宽式对偶,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厌相对、不重复用字。如例句曲。宽式对偶对严式对偶五条要求只要有一部分到达就能够,不很严格,如例句c。

  对偶的结构:

  1、成分对偶。例如: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泛铜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

  2、句子对偶。例如: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骛齐飞。

  对偶的作用:

  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对偶的作用解析(第2页)4

  一、对偶之作用与原则

  凡说话或行文时把字数相等、结构句法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对称的两个词语或两组文句,成双成对地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式,便称作“对偶”。又称“丽辞”、“骈丽”。

  对偶的作用在于呈现整齐匀称之美观。人事和物情有许多是自然成双成对的,汉语的特性又恰好适合此匀称之法则,刘勰《文心雕龙?丽辞》:“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即直接言明对偶之理,殆出自然。对偶修辞的形式结构整齐,可带给人平衡的美感;其音韵和谐、节奏鲜明,又容易琅琅上口,便于传诵记忆。而两两相对的文句词语,彼此可以互相补充,强化同一意涵概念;又或可藉由对立辩证来揭示事物之矛盾,使表达之道理更加深刻或精警,在丰富内容上亦多有助益。

  对偶修辞务必遵守形式工整精巧、事理圆密意远、自然成对等三个基本原则。形式的工整是指在不妨碍意境的情况之下精雕细琢,讲究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甚至平仄相反等原则;事理圆密意远,则是针对内容而发,要能善用对偶形式之特殊,将相同或相对的内容凝炼概括,集中而鲜明地揭示,而避免意涉合掌又能凸显巧妙旨趣与高远意境;自然成对即是力求上下文句语意一贯,内容与形式自然融合,相映成趣,舍弃勉强拼凑语句的对称。对偶修辞的运用,在增进形式艺术美感方面,固然效果相当显着,但若未能兼有精彩内容,则对偶之徒饰雕琢,便一无可取,这亦是运用对偶修辞时所不可忽略之处。

  二、对偶之分类与举例

  关于对偶的方式,名目种类繁多,然依照句型来分,约可分为四类:当句对、单对、偶对、长偶对。

  1、当句对:又称“句中对”,是指同一文句当中,上下两个词语互相对偶的一种修辞方式。其例如下:

  (1)、“帘子脸是傲下媚上的主要工具,对于某一种人是少不得的。”梁实秋《脸谱》

  (2)、“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暗于自见,谓己为贤。”曹丕《典论论文》

  (3)、“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归有光《项脊轩志》

  (4)、“雷诺瓦教授上课声嘶力竭,有时也装疯卖傻,故作不识时务。”杨牧《柏克莱精神》

  (5)、“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游园》

  2、单对:即“单句对”是指上下两个单句,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平仄相反的对偶方式。其例如下: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潜《桃花源记》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4)、“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白朴《沉醉东风》

  3、偶对:又称“隔句对”“复句对”,指在一组文句中两句两句地隔句对偶,第一句与第三句对,第二句与第四句对的修辞方式。其例如下:

  (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欧阳修《醉翁亭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