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本中归化与异化的个案批评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54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张谷若译文:但是他再一看那女孩子那种大方的态度,一听她那种异样柔和的语气,他的良心(或者不如说,他这十年以来,虽然从事传教,硬要叫怀疑的人信仰规定好了的上帝,却还没昧尽了良心)不觉发现……孙法理译文:然而姑娘那庄重的神态和她口气里那特别的温情却刺激了他更为高尚的冲动———更确切地说,在他作了十年努力想在怀疑主义之上嫁接机械的信仰之后所残余的那一点高尚的冲动。
孙致礼译文:但是,姑娘的庄重态度,连同那异常柔和的语气,打动了他那比较高尚的情感,确切地说,这十年来,他实际上对宗教抱着怀疑的态度,但在具体问题上又要信守教规,因而还保留了一点比较高尚的情感。
此句前半部分中,对于“affect”一词,张谷若译在句末为“发现”,与前面的“良心”相对,很适宜;孙法理直接译为“刺激”,加上后文,就成了“刺激……冲动”,越发不符合汉语习惯,“洋味”过重,成了病句;孙致礼译为“打动”,“打动……情感”,汉语里不常见,但有相似的词“拨动心弦”,因此使译文很耐读。而“noble impulses”一词,张谷若归化译为“良心”,非常地道,在读者脑海里产生的形象与出发语读者一致;而孙法理异化译为“高尚的冲动”,创造出不符合汉语言的词组,形容词后加了一个形容词,令人匪夷所思;孙致礼委婉表达为“高尚的情感”,不偏不倚,均衡掌握了归化和异化的.度,使人读了知道是外国牧师心中的“高尚的情感”,而不是中国高僧所讲的“良心”,比张谷若的译文更胜一筹。
而句子的后半部分,张谷若和孙致礼都做了归化处理,使译文通顺易懂;孙法理采用异化为主,句子晦涩难懂。从标点上看,在原文中有一处破折号,用于解释说明,进一步表明是什么样的“noble impulses”,对此,三位译者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张谷若的译文归化最彻底,将破折号转换成括号;孙法理保留不动;而孙致礼比较折中,只是用逗号代替了。这与他们对前后文的处理有关。由于张谷若将“affect”译成“发现”,中国人常说“良心发现”,因此只能将“发现”放到句末,如此一来,若将括号中的译文还原为破折号引出,落点就要从“却还没昧尽了良心”变为“良心却还没昧尽”,或将“发现”提前,将前文改为“他不觉发现了良心”,这样才更符合此处破折号前后的对应关系(名词解释为名词,动词对应为动词),因此译者干脆放弃破折号,改用括号,这种转换与他翻译的宗旨(用地道的译文写出地道的原文)是一致的,但是感觉有点过了;孙法理此处一味求异,保留了破折号,因此最后只能将落点落到“高尚的情感”上,结果使句子头重脚轻,并且在处理“after ten years of endeavor to grafttechnical belief on actual skepticism”时,非常生硬,将“graft”一词译为“嫁接”,整句读起来更加令人费解;而孙致礼改用逗号,避免了译文的过于归化,并且在句中添加了连词(“但”、“又”和“因而”),将原文中长长的修饰成分切分为符合汉语习惯的短句,清楚明白(张谷若的译文中也适当添加了“虽然”和“却”)。
跳出译文,我们发现: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的使用程度要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四、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归化和异化两者各有千秋,就文学翻译而言,若一律采用归化法,就会明显减弱原作的艺术表现力;并且,基于促进双方交流的目的,翻译也应该采用异化的策略,保留出发语的文化特色。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掌握好归化和异化在译文中地运用尺度———这取决于译者的主体意识,取决于译者对两种语言与文化的理解。想要创造出既保存原汁原味,又容易被读者接受的优秀译文,我们就必须在翻译实践中不断加深对两种语言的理解,以及对两种文化的认识———了解得越透彻,译文就越可以使读者既能领略到异国文化,又不会感到文字上的“异样”,并能从最大程度上领略到原文的风格。


护理工作中如何做好人文关怀论文
人文护理教育价值分析论文
手术室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论文
护理管理中人文关怀与应用论文
会计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构建策略论文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问题的思考分析论文
浅谈会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毕业论文
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对股价影响分析论文
会计学校企联合教课形式的价值论文
谈加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措施论文
财务会计在公司的地位和作用
造价工程师作用及地位
造价工程师的作用及地位
仓储管理在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财务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论文
电影音乐的发展特点及作用地位论文
发展低碳经济中林业的作用及地位论文
简述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论文
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地位及作用
读书的作用优美句子(精选100句)